阻垢剂用量与硬度的关系:
当水质硬度在100-300mg/L之间时,阻垢剂的用量大致是水质硬度的1-2倍。
对于硬度超过300mg/L的水质,阻垢剂的用量可能需要增加到硬度的2-5倍。
需要注意的是,阻垢剂用量超过硬度的6倍以上可能会导致阻垢效果变差,并且增加成本。
其他影响因素:
除了水质硬度外,阻垢剂的添加量还可能受到水温、pH值、水流量、阻垢剂种类等因素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试验和调整,以确定佳的阻垢剂添加量。
卷式膜阻垢剂和碟片膜阻垢剂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的区别,以下是具体的比较:
应用背景和目的:
卷式膜阻垢剂:主要应用于卷式RO膜系统,旨在防止膜表面结垢,系统的运行。
碟片膜阻垢剂:专为碟片式RO膜系统开发,同样用于防止膜表面结垢,但因其膜结构特性,可能需要考虑不同的阻垢策略。
膜结构特点:
卷式RO膜:类似长信封状的膜口袋,开口的一边黏在开口的产品水中心管道上,多个膜口袋卷在同一个中心管道上。这种结构使得水从膜的外部流过,通过压力使液体通过膜进入膜口袋后进入产品水中心管道内。
碟片式RO膜:将很多的导流盘和膜片交替堆积,放置在压力容器里。导流盘和膜片之间会有一个倾斜35°的斜口,液体会通过这个斜口匀速流入下一层,终从中间的通道排出产水。
阻垢剂特性:
卷式膜阻垢剂:通常需要根据卷式RO膜的结构和运行条件来定制,以确保其在特定的水质和运行环境下能有效防止结垢。
碟片膜阻垢剂:同样需要根据碟片式RO膜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阻垢剂。由于碟片式RO膜具有更高的操作压力和更宽的流道,可能需要更的阻垢剂来应对更复杂的运行环境。
性能参数:
卷式RO膜:流道宽度大为0.86MM,运行压力一般为10-60bar,进水COD≦50mg/L,附受含盐量≦50000mg/L,回收率60%-80%。
碟片式RO膜:流道宽度为2.5MM,运行压力为70bar/140bar,进水COD≦100000mg/L,附受含盐量≦100000mg/L,回收率75%-90%。这些参数反映了两种膜在结构、操作条件和性能上的差异,也影响了阻垢剂的选择和使用。
其他考虑因素:
由于卷式RO膜和碟片式RO膜在结构、操作条件和性能上的差异,选择阻垢剂时还需要考虑其对膜的兼容性、对水质的影响、使用成本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