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云龙枇杷苗-枇杷苗土壤改良原则
-
≥25000株¥3.90
-
1800-25000株¥3.90
-
30-1800株¥5.00
四川缘道枇杷苗基地供应良种李子苗、嫁接李子苗、青脆李子树苗、脆红李子树苗、蜂糖李子树苗、五月脆李子树苗、凤凰李子树苗、晚熟青脆李子树苗等新品种李子苗木;已销售云南、贵州、重庆、江西、湖北、广西、湖南、广东等区域;免费提供李子苗技术服务
搞好枇杷采后管理 确保来年有好收成
枇杷在5月基本采摘结束,采后生产管理直接关系到树势生长和明年结果。枇杷采后生产管理应主要从施肥、修剪和病虫害三个方面进行。
施足采后肥
枇杷采收后应及时施肥以促进夏梢的发育,肥料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要施足肥料,用量要占到全年用肥量的50%左右。施肥技术上要掌握以下三项原则:一、根据枇杷生长发育的实际需要,做好氮、磷、钾三要素和其它营养元素的合理搭配;二、尽量多施有机肥和复合肥,有机肥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堆放发酵,以除去有机酸和有害气体及消灭病菌、虫卵、杂草种子等,复合肥应选用有机复合肥和多元复合肥;三、选用化肥,防止尿素中的缩二脲、磷肥中的重金属和三、氯化钾中的氯离子残留等对枇杷的毒害或影响。
及时进行修剪
这既能使树势迅速恢复,又能促进在7月下旬以前萌发的夏梢健壮,奠定来年丰产的基础。夏季修剪量不超过总枝量的20%,锯掉树冠上部的直立树枝1-2支,一次不能锯得太多,逐年锯除,促使树冠高度下降。对远离主枝的结果枝进行回缩修剪,回缩的大枝应留基部10-15公分并斜锯以促发新梢。树冠空虚处,短截徒长枝,培养骨干枝大的结果枝组。采果后的结果枝,除衰弱的以外,应尽量保留,使其萌发结果枝。
枇杷采后的病害主要有枝干腐烂病和叶斑病
枝干腐烂病也俗称“烂脚病”,主要为害根颈主干,侧枝发病不多,如果果树在高湿时根颈主干表现软腐,或者在树液流动旺盛时,出现流胶现象,干燥时树皮开裂起翘、剥落,那么很可能就患上了“烂脚病”。方法除加强培育、加强肥水管理等增强树势外,还要是刮除病斑,要求刮净,刮下的树皮就地烧毁,并在指导下涂以药剂促进伤口的愈合。
叶斑病也是的病害
叶斑病是灰斑病、斑点病和角斑病的统称,是枇杷的主要病害,轻者影响树势,重者叶片僵化变小,提早落叶、枯枝,植株生长衰弱减产。方法除提高果园管理水平,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本身抗病能力外,采果后到夏梢萌芽前或萌芽初,使用65%代森锰锌500-600倍液,或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有预防发病的效果。采果后到孕蕾前,使用浓度为0.3-0.5%波尔多液和波美0.3-0.5度石硫合剂,可以既能防病,又能给枇杷补充铜和钙;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托布津600倍液等。
枇杷采后虫害主要有黄毛虫和天牛类
黄毛虫又称“黄辣虫”、“毛辣虫”,幼虫危害嫩梢、叶片。夏秋季的主要方法用松香碱16-20倍喷射,既能杀灭黄毛虫的幼虫,又能灭枝干上的地衣、苔鲜等附生物;也可用5%锐劲特1500倍,或50%辛硫磷1000倍喷杀。天牛类主要有褐天牛、星天牛、云斑天牛等,为杂食性害虫,方法主要是早晚在枇杷园中寻找成虫捕杀;用钢丝钩捉隧洞内的幼虫;用90%敌百虫晶体20倍液浸棉花,塞入新鲜的排粪孔内,外敷泥土,闷杀幼虫。
枇杷苗如何嫁接,需要注意什么?
枇杷采用嫁接育苗,可保持母株优良性状,而且效率髙,投产快的特点。枇杷嫁接常用的砧木有哪些,枇杷嫁接采用哪种砧木比较好?枇杷嫁接如何选用接穗,嫁接枇杷采用哪种方法?枇杷苗怎么样嫁接,枇杷嫁接步骤是怎么样?
一、枇杷嫁接砧木的选择
1、共砧(普通枇杷):应用普遍,嫁接后生长结果良好。
2、榅桲:嫁接后生长良好,矮化,结果阜;但根系较浅,寿命较短。适宜低湿平地栽培。榅桲砧木可用扦插繁殖。
3、石楠:嫁接后生长良好,根系发达,性丰产,寿命长,耐旱、耐寒力也较强,且不受天牛危害。但初结果时果实大小不一,品质不佳,着色也较差,须经几年后才渐渐变好。石楠有紫皮种和白皮种之分,以白皮种较好。嫁接易成活。一般在3月份播种,经1~2年定植,再过一年后进行坐地嫁接。
另外,在台湾等温暧地区,也有用台湾枇杷作砧木的,生长结果亦好,惟不耐寒,再有牛筋条、小叶枇杷亦为有希望的矮化砧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