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自养脱氮滤料,市污水处理,自养反硝化填料
-
¥3500.00
硫自养反硝化滤池滤料,应该很多朋友不了解这个产品,普通的反硝化滤池滤料为石英砂滤料和陶粒滤料,近两年新型研发出来的硫自养滤料。生物滤池硫自养反硝化填料装填简单易行,使用该生物滤池处理含氮磷污水时水力停留时间仅需0.3~1.5h出水即可满足要求,脱氮除磷效果,成本低廉,适合于工程应用,同时相比于传统硫自养反硝化生物滤池,出水硫酸根浓度大幅降低。相对于传统滤料石英砂来说效果要好很多。反硝化滤池无需投加有机碳源,可有效避免由于水质波动带来的COD二次污染问题同时,脱氮基于自养反硝化原理,污泥产率低,可有效降低反冲洗频次,实现节能。
硫自养反硝化的优点
1、无需投加碳源,节省了碳源的消耗;
2、填料自身消耗,无需更换,直接投加;
3、无碳源穿透的问题,防止出水COD升高!
硫自养反硝化反应多为产酸反应,反应过程中pH变化较大,而微生物的适宜pH区间较小,pH的变化会对系统的脱氮效率产生较大的影响。车轩等研究发现脱氮硫杆菌生长的适pH为6.8~7.0,李天昕等发现S/石灰石滤柱在pH=7.0时系统有大的TN去除率,Liu等研究发现在pH小于6.7时,系统的比反硝化速率会快速下降。因此,硫自养反硝化的适pH值约为7.0。
硫自养反硝化影响因素
1、硫氮比(S/N)
硫自养反硝化与传统的异养反硝化具有相同的脱氮路径,与C/N比类似,初始的S/N对反应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S/N过低容易导致反应不完全,S/N过高不仅会导致成本的增加,还有使硝酸盐异化还原成铵的可能。Wang等研究指出硫自养反硝化过程的佳S/N为5:3;Cai等也研究得出了与Wang等相似的结果,佳S/N为5:2。也有其他研究人员也有提出S/N为1.3时较好的观点,但这都是以S2-为电子供体得出的结论,对其他种类电子供体的佳S/N研究较少。
温度对于硫自养反硝化过程是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对细菌的生长和反硝化的速率有明显的影响。车轩等研究提出脱氮硫杆菌适的生长温度为29.5 ℃,适的反硝化温度为32.8 ℃;张晓晨等试验发现温度在30 ℃~35 ℃条件下有高的硝酸盐去除率;Donovan等指出脱氮硫杆菌在28 ℃~32 ℃范围内活性较好;牛建敏等筛选出的菌种在20.0 ℃~35.0 ℃范围内有较好的效果。由此可知,硫自养反硝化的适温度在30 ℃左右。
硫自养反硝化的优缺点
1、填料板结堵塞问题,生物膜容易堵塞填料,使脱氮效率下降,需要频繁反洗;
2、出水硫酸盐含量增加;
3、填料成本较高,一次性投入大!
硫自养反硝化的工艺控制难点
1.负荷较高的条件下出水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大量SO42-,在硫酸盐还原菌(SRB)存在时会释放H2S气体,不仅造成排水管道的腐蚀,其恶臭、毒性还将带来二次污染问题。
2.利用硫化物为电子供体的自养反硝化工艺,系统中的微生物可能受到硫化物的毒性抑制作用,导致处理效率不高,处理能力下降。因此,启动期的污泥驯化非常重要,需要不断提高微生物对于硫化物毒性的耐受能力,才能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
硫自养反硝化过程中产生了H+,导致pH降低,但脱氮硫杆菌自养反硝化过程的佳pH为6.8~7。因此环境中需要有一定的碱度,与产生的H+发生反应以便维持中性环境。此外,自养反硝化过程需要无机碳合成细菌细胞,故加入石灰石,既为细菌生长提供了无机碳,又维持了pH中性环境。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分子式为CaCO3,分子量为100.09,熔点为1339℃,相对密度为2.93g/cm3。白色粉末,无臭无味,放置在空气中不发生反应。几乎不溶于水,可和酸性液体会发生中和反应。碳酸钙经过高温灼烧可生成氧化钙,分子式为CaO。氧化钙吸收水分后生成氢氧化钙,分子式为Ca(OH)2,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
碳酸钙在有水分存在时呈弱碱性,能和酸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碳酸钙在有二氧化碳和水存在的情况下水解生成碳酸氢钙。碳酸氢钙易溶于水,溶液呈弱碱性,并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石灰石投入酸性溶液中会发生一定的中和反应,使得一部分钙离子以游离的形式进入溶液。当溶液中存在硫酸根时会生成硫酸钙沉淀,去除硫酸根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