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振动时效设备的技术原理、计算机控制技术,控制冲击器的转速和偏心距离。使工件发生共振。使工件的时效部位产生一定振幅和一定周期数的交替运动,吸收能量。因此,工件内部的粘弹性塑料金属发生了一些微观力学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均匀化学零件内部的残余应力提高了,从而提高了工件的尺寸稳定性和寿命。
其控制系统具有自动、手动振前扫频功能,得出构件本身固有频率,并自动选择佳亚共振峰进行时效处理,自动进行振后扫频和记录振动时效工艺数据、曲线,后按国家标准(GB/T25712-2010)的参数曲线检测法,通过比较时效前后及过程中工件的有效固有频率及其加速度等参数的变化来定性地判断时效效果。
其特点有:
1. 投资少
2. 生产周期短
3. 使用方便
4. 适应性强
5. 节约能源,降低成本
6.机械性能显著提高
7. 符合环保要求
8. 操作简单,易于实现机械自动化。
9. 振动时效设备可避免金属零件在热时效过程中产生的翘曲变形、氧化、脱碳及硬度降低等缺陷。
工作条件振动时效设备工作的条件
1、环境温度
2、控制箱0~+40℃。
3、电机-20~+40℃.
4、相对湿度≤80%。
5、海拔不超过15000m
6、电源电压220v±10%
7、按点升或降按钮时,电机转速应升或降1r/min
8、装置所有转动部分应灵活,无停滞现象,无异常噪声
9、紧固件应牢固无松动
10、轴承应密封防尘,润滑脂应清净
11、控制箱及电机内无异物,无油污等
12、装置表面油漆应干燥无污损、碰坏、裂痕等现象
13、装置空载时,噪声值应补大于85db(A)
14、振动时效装置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次大修期不少于500h
振动装置与其他两种老化方法一样,通过物理效果处理残余应力的释放。残余应力的消除只是微观概念,其原理只能用微观原理理论解释,所以肉眼无法观察残余应力是否被消除,消除了多少。
时效的本质是以振动的形式对工件施加附加应力。附加应力和残余应力重叠,达到或超过材料屈服极,工件会发生微小的塑性变形,工件的残余应力减少,均匀化,尺寸精度稳定。
在金属的铸造、锻造、焊接、切割和使用过程中,加热冷却和机械变形导致工件内部产生残余应力,使工件不稳定,降低了工件的尺寸稳定性和机械物理性能,导致作业过程中的应力变形和失效,尺寸精度无法。随着振动焊接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可以看出振动时效设备技术不断发展,经济效果日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如果能完全适应现代工业社会的动力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就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振荡器简单地是频率源,通常用于锁相环。详细地说,它是一种无需外部信号激励就能将直流功率转换为交流功率的装置。一般分为正反馈和负电阻。所谓的“振动”隐含交流,振荡器包含从振动到振动的过程和作用。这些设备可以完成从直流功率到交流功率的转换,称为振荡器。
从金属物理的角度来看,振荡时效的过程本质上是金属材料中晶体位错运动、增殖、堵塞和纠缠的过程。由于金属材料中存在位错,交叉应力和内部残余应力相互叠加,在应力较高的区域可以发生位错滑移,产生较小的塑性变形。滑动在一个方向上被线性识别。当微观应变被识别为宏观量时,金属排列中残余应力较大的地方的位错堆积可以被交替打开,一些较大的残余应力可以被释放,使构件的宏观内应力松弛,残余应力的峰值降低,改变了构件原有的应力场,终使构件的残余应力降低并重新分散,以便较低的应力达到平衡。位错堆积后,位错运动受阻,然后基体得到强化,构件的抗变形能力提高,构件的尺寸精度趋于稳定。
对于振动老化过程中的机理,国内外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以下共识。振动时效是对金属元件施加周期性力(动应力)。在振动时效过程中,应用于金属构件各部分的动态应力与内部残余应力重叠。如果叠加尺寸大于金属零部件的屈服极限,金属零部件的光栅就会滑动,发生微小的塑性变形,达到终残余应力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