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仪器检验校准,第三方计量中心
-
面议
测试步骤:
(1)在管道充满介质的情况下,用万用表测量接线端子A、B与C之间的电阻值,A-C、B-C之间的阻值应大至相等。若差异在1倍以上,可能是电极出现渗漏、测量管外壁或接线盒内有冷凝水吸附。
(2)在衬里干燥情况下,用MΩ表测A-C、B-C之间的绝缘电阻(应大于200MΩ)。再用万用表测量端子A、B与测量管内二只电极的电阻(应呈短路连通状态)。若绝缘电阻很小,说明电极渗漏,应将整套流量计返厂维修。若绝缘有下降但仍有50MΩ以上且步骤(1)的检查结果正常,则可能是测量管外壁受潮,可用热风机对外壳内部进行烘干。
(3)用万用表测量X、Y之间的电阻,若过200Ω,则励磁线圈及其引出线可能开路或接触不良。拆下端子板检查。
(4)检查X、Y与C之间的绝缘电阻,应在200MΩ以上,若有下降,用热风对外壳内部进行烘干处理。实际运行时,线圈绝缘性下降将导致测量误差增大、仪表输出信号不稳定。
通常测量电源噪声,使用有源或者无源探头,探测某芯片的电源引脚和地引脚,然后示波器设置为长余辉模式,*用两个水平游标来测量电源噪声的峰峰值。这种方法有一个问题是,常规的无源探头或有源探头,其衰减因子为10,和示波器连接后,垂直刻度的*小档位为20mV,在不使用DSP滤波算法时,探头的本底噪声峰峰值约为30mV。以DDR2的1.8V供电电压为例,如果按5%来算,其允许的电源噪声为90mV,探头的噪声已经接近待测试信号的1/3,以,用10倍衰减的探头是无法准确测试1.8V/1.5V等小电压。在实际测试1.8V噪声时,垂直刻度通常为5-10mV/div之间。
近年来,我国学者在量子精密测量方面不断追赶国际水平,技术突飞猛进,成果斐然。譬如,在原子钟、量子陀螺仪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已经接近国际水平;在量子雷达、痕量原子示踪、弱磁场测量等方面已经达到国际水平,并取得了一批国际的成果。随着研究水平的不断提升和核心竞争力的进一步增强,我国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将在科学研究、经济生活和等重大战略需求中发挥重要作用。中测计量有限公司是一家获CNAS认可的第三方计量机构,覆盖广,项目能力全,可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计量校准服务。
严格地说,新购买的仪器,都需要经过校准才能使用。即使制造商有合格证,你也不能这个仪器一定是好的和准确的。,制造商不是一个第三方,除了没有资格,更重要的是,他们不能做到公正和。这句老话很好。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就是这个意思。此外,新购买的仪器有长途运输震动或长时间震动的经历。仪器的放置也可能会改变仪器的测量精度,所以为了您的质量,建议公司无论是新购买的仪器,尽量先校准,再使用。
1、设备的使用状况和频率:用于经常使用的仪器和设备;经常拆卸,转移并携带到现场进行检查的仪器设备;使用环境恶劣,故障率高,过载或可疑质量问题的仪器和设备;在此期间,应检查使用寿命即将届满的仪器和设备。
2、校准数据分析:根据对多年来校准数据变化的分析,判断是否应进行周期检查。
3、设备的稳定性:在此期间,应检查不稳定,易漂移且易老化的设备。
通常来说,对于具有良好稳定性的设备,使用频率较低的设备,具有每次测试之前的自校准功能和自校准的设备以及每次具有标准样品的化学分析仪器,可以不考虑进行定期检查。
测量不确定度是有符号的参数,且始终为正值,用标准差或标准差的倍数或置信区间的半宽表示,由人们根据实验、资料、经验等信息进行评定,可以通过A,B两类评定方法定量确定;
测量误差为有正号或负号的量值,其值为测量结果减去被测量的真值,由于真值未知,往往不能准确得到,当用约定真值代替真值时,只可得到其估计值。
三.影响因素的区别:
测量不确定度由人们经过分析和评定得到,因而与人们对被测量、影响量及测量过程的认识有关;
测量误差是客观存在的,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不以人的认识程度而改变;
1、步就是要进行长按按键中间的红色按键,注意的是需要长达10秒才可以,这时候红外线测温仪就会进行自动恢复出厂设置。
2、接着就是进行设置校准,然后就是要进行转到红外测温仪侧面,这时候注意的是可以看到这里有个凹槽。
3、然后就是要进行用手或者螺丝刀往右侧用力推一下即可打开即可。
4、接着打开之后这时候就可以在里面看到电池仓上面看到有个温度选择的开关,默认位置在:℃(摄氏度)。
5、然后就是要进行将开关拨动到“℉”的位置即可将温度显示单位注意的是设置为华氏度℉。
6、后一步就是进行关上电池盖之后,这时候就可以看到显示屏上已经切换到华氏度温度的显示了,校准就完成了。
计量校准中红外测温仪如何校准
一、红外线测温仪校准计量部门出示有检验报告、校准证书两种:
1、检验报告:就是红外线测温仪的温度点进行检测,按照产品标准给出判据,合格或不合格。
2、校准证书:就是对红外线测温仪的温度点进行检测,给出标准温度与你的产品实际读数的对照值。
仪器校准是企业的生产基础,它直接影响到企业生产能力,产品质量,能源消耗成本和劳动生产率。目前我国对仪器设备管理的考核,主要是设备完好率,它贯穿于设备管理工作的全过程。而设备完好率是沿用经济体制改革前制订的标准,它仅反映企业设备的技术状况,不适应竞争机制的要求。
1计量和测试管理体系(以下简称“体系”)应符合《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根据现行计量法律法规,提出以下要求。如有任何后续修订,应以修订后的要求为准。
2计量单位组织应在以下活动中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编制和发布文件和统计报表。生产和销售产品,标记产品标识,编制产品规范,制定标准、规范、程序和技术文件;发布验证、校准、检验和计量数据;国家规定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其他活动。
3从事计量检定的计量人员应持有相应的有效证件。
4计量机构用于计量检定和(或)校准的计量标准,应当按照JJF1033-2001《计量标准评定规范》的要求,经有关计量行政部门考核合格后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