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城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如何做,立项用,投资可行性报告
-
面议
加强外贸法治化建设。进一步规范完善外贸政策支持体系,完善外贸管理政策法规体系和政策协调机制,改善外贸政策的透明度和统一性。推进商务、知识产权、海关、税务、外汇等部门信息共享、协同执法的监管体系建设。加强外贸知识产权保护和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外贸企业信用记录数据库。开展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提供维权援助。加大对进出口商标专利侵权、网络侵权盗版、地理标志侵权等行为的行政处罚力度。
2.加快制度性开放步伐。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复制推广国内各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成功经验。改革我省外贸管理机构设置,科学配置行政资源,大力转变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外贸行政审批和行政服务标准化,探索建立与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相适应的外贸行政管理体制。对标国际国内水平,构建各类经营主体公平竞争、各类要素自由流动的市场环境。
3.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发挥好全省贸易便利化和口岸工作联席会议、全省对外贸易会商协调机制作用。推动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便利化协定》在省内实施。积极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和海南自贸港经验,依托海关特殊监管区深化贸易便利化改革。加快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实现主要业务功能应用覆盖率达到国家考核目标。加强与银行、保险、民航、铁路、港口等相关行业机构合作对接,共建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全面对接沿海口岸,实现通关一体化。
打造立体式开放通道体系
扩大口岸“三同”试点成果,构建陆上、水路、空中、数字开放通道体系,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推进运输方式转变,打造“四大”开放门户,完善一体化集疏运体系,持续推动降低物流成本。
(一)拓宽高水平开放通道
1.进一步畅通陆路通道。积极发展多式联运,扩大现有铁海联运辐射范围,推动有条件的地区增开铁海联运线路。稳定开行赣欧班列,提高赣欧班列路线运行效率。支持和鼓励企业整合全省及周边的进出口货物资源,加强运营管理,统筹全省资源通过内陆港进出,做旺做强中欧班列(江西)集散中心。
2.加快拓展水运通道。积极推进九江港水运口岸扩大开放,加快推进铁路进港发展多式联运,深化昌九水运一体化发展,打造“”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开放高地。推动九江港至上海洋山港水水联运“天天班”常态化开行。支持九江港、赣州国际陆港、上饶港、宜春港等加强与东南沿海港口的合作,推进开行九江至上海和重庆的江海直达班轮,开行国际直航航线。推进与深圳盐田港、广州港等口岸对接合作,实现与大湾区港口的协同发展、互联互通。
3.完善航空通道网络。完善航空物流网络,大力发展航空货运,紧贴江西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增开一批至欧美、日韩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以及“”沿线国家的客货运航线。推进南昌市加快建设智慧航空港物流中心,建设航空货运集散地,拓展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货运通道。打造南昌国际航空货运枢纽,进一步加密国内干线客运航班,加密江西至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航线航班,在空间上加快融入长珠闽地区。
4.融入区域数字化通道体系。推进南昌、九江等地加强与“长珠闽”地区数字化互联互通,推动实现口岸信息共建共享。加快电子口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现江西与沿海、沿边、沿江省份电子口岸互联协作,提升口岸运行效率。
新材料。以资源优势为依托,完善产业创新体系,开展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发展有色金属材料、钢铁材料、石化化工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等传统基础材料,发展稀土功能材料、纤维及复合材料、特种陶瓷材料、半导体材料和新能源材料等关键战略材料,布局发展石墨烯等碳材料、纳米材料等新材料。到2025年,力争产业规模突破6000亿元。(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坚持基础、系统集成、场景示范、应用推广,巩固提升移动物联网、VR等技术、先发等优势,支持发展5G与物联网、VR、大数据与云计算、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信息安全等产业,抢占数字产业化发展高地。打造物联网全产业链,建设“智联江西”。办好世界VR产业大会,完善VR产业生态,打造VR中心。到2025年,力争5G与物联网、VR及相关产业、大数据与云计算、AI(人工智能)及相关产业的产业规模分别突破2000亿元、1500亿元、1000亿元、1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