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灌浆料型号:CGM-3CGM-4
-
¥580.00
施工方法
一、施工准备
1.CGM灌浆料的检验及验收数据以实验室数据为准。检验项目应包括流动度或坍落度、竖向膨胀率、抗压强度。检验方
法按《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50448-2015的规定执行。
2.CGM灌浆料的施工应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否财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3.CGM灌浆料的伴合可根据现场施工(灌浆)特点选择机具及设备, 推荐采用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进行机械搅拌。如需人工搅拌,可配置搅拌糟(桶)及铁铲若干,并可选配混凝土震动棒或手电钻式搅拌器搅拌。
二、CGM灌浆料的配制
1.CGM灌浆料应按产品合格证推荐的加水量搅拌均匀即可使用。在满足施工所需浆体流动度需要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搅拌加水量。对于地脚螺栓锚固和载埋钢筋,加水量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适当减少。拌合用水应采用饮用水,使用其它未知水源时,应确保该水源符合现行《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2.CGM灌浆料的拌合推荐采用强制式搅拌机进行机械搅拌,搅拌时可先加入该次搅拌所需用水量的3/4的料和水,搅拌3~5分钟, 再加入剩余用水搅拌至浆体均匀。采用手电钻式搅拌器搅拌时,可先在搅拌槽(桶)内倒入3/4的料和水,搅拌30秒后再倒入剩余的料和水并搅拌至均匀。整个搅拌时间不应超过2分钟。搅拌后的浆体表面如因手电钻高速搅拌带入空气而涌现大量气泡,可静置该浆体约3分钟或待气泡呈消退状后再进行灌浆。人工搅拌时可采用混凝土振动棒配合搅拌。
3.灌浆料搅拌地点应尽量靠近灌浆施工处,搅拌后的浆体运输距离不宜过长。
4.CGM灌浆料每次的搅拌量应视使用量多少而定。
5.冬期施工时,应采用不超过60oC的温水拌合灌浆料,浆体的入模温度在10oC以上。
6.现场使用时,严禁在CGM灌浆料中掺入任何外加剂、外掺料。
特点
早强高强,抗压强度高可达60MPa以上。
自流态、伴合后浆体流动性好、无需镇捣。
复合膨胀、无缝灌浆、能够确保浆体与基层的有效接触。
耐久性,300次冻融循环实验强度无明显变化。
抗油性好,机油浸泡30天强度无损。
用途
CGM灌浆料可广泛应用在冶金、石化、电力、煤炭、机械、市政、环保等行业以及建筑、路桥、海工等多
领域的设备安装、补强加固、改造维修等项目中。
选型 参考用量
参考用量计算以2.28~2.4吨/立方米的依据,计算实际使用量。
技术指标
项目
型号 抗压强度(MPa) 竖向膨胀率(%) 流动度(mm) 坍 落 度(mm) 钢筋粘结强度(MPa) 较大骨料粒径
1d 3d 28d 圆钢 螺纹钢
通用加固型 25-35 40-55 65-75 ≥0.02 >300 ---- ≥6 ≥13 6-8目
豆石加固型 25-35 40-55 65-85 ≥0.02 ---- 240-290 ≥6 ≥13 豆石
超流态型 - - - ≥0.02 >320 ---- ≥6 ≥13 20-38目
—— 7h 3d 28d —— —— —— 可操作时间 ——
抢工型 ≥20 40-45 55-75 ≥0.02 >300 —— 20min —— 6-8目
用于冬期施工时的水泥基灌浆材料性能
用于冬期施工时的水泥基灌浆材料性能尚应符合表 4.1.2 的规定。施工时低气温可比规定温度低 5 ℃。
一、用于冬期施工时的水泥基灌浆材料性能指标
规定温度( ℃ ) 抗压强度比( % ),不小于
R - 7 R - 7 + 28 R - 7 + 56
-5 20 80 90
-10 12
注: R - 7 表示负温养护 7 天的试件抗压强度值与标准养护 28 天的试件抗压强度值的比值。
R - 7 + 28 、 R - 7 + 56 分别表示负温养护 7 天转标准养护 28 天和负温养护 7 天转标准养护 56 天的试件抗压强度值与标准养护 28 天的试件抗压强度值的比值。
二、 用于高温环境的水泥基灌浆材料性能
用于高温环境的水泥基灌浆材料性能尚应符合表 4.1.3 的规定。
表 4.1.3 水泥基灌浆材料耐热性能指标
温 度( ℃ ) 200 300 400 500
抗压强度比 (%) ,不小于 100
热震性( 20 次)
1) 试块表面无脱落
2) 热震后的试件浸水端抗压强度与试件标准养护 28d 的抗压强度比 (%) 不小于 90
4.2 检验方法
4.2.1 流动度
水泥基灌浆材料的大集料粒径不大于 4.75 ㎜时,流动性用流动度表示。检验方法见附录 A .0.1 。
4.2.2 坍落度和坍落扩展度
水泥基灌浆材料的大集料粒径大于 4.75 ㎜时,流动性用坍落度和坍落扩展度表示。检验方法见附录 A .0.2 。
4.2.3 抗压强度
水泥基灌浆材料的大集料粒径不大于 4.75 ㎜时,抗压强度标准试件应采用尺寸 40 ㎜ × 40 ㎜× 160 ㎜的棱柱体。水泥基灌浆材料的大集料粒径不大于 4.75 ㎜且不大于 16 ㎜时,抗压强度采用尺寸 100 ㎜ × 100 ㎜× 100 ㎜的立方体。检验方法见附录 A .0.3 。
4.2.4 竖向膨胀率
检验方法见附录 A .0.4 。
4.2.5 对钢筋有无锈蚀作用
检验方法见附录 A .0.5 。
4.2.6 泌水率
检验方法见附录 A .0.6 。
4.2.7 氯离子含量
检验方法见附录 A .0.7 。
4.2.8 用于冬期施工时的水泥基灌浆材料检验方法
检验方法见附录 A .0.8 。
4.2.9 用于高温环境的水泥基灌浆材料检验方法
检验方法见附录 A .0.9
浆材料性能要求
1 、水泥基灌浆材料应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
2、氯离子含量不应超过水泥基灌浆材料的总量的0.06%。
一、施工
1 施工准备
1.1 灌浆前应制定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技术方案。
1.2 灌浆施工前应准备搅拌机具、灌浆设备、模板.及养护物品。
1.3 模板支护应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 )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二次灌浆
1 、二次灌浆时,模板与设备底座四周的水平距离应控制在 100mm 左右;模板顶部标高应不低于设备底座上表面 50mm 。
2 、混凝土结构加固和改造时,模板支护应留有足够的灌浆孔及排气孔,灌浆孔与排气孔应孔洞高点 50mm 。
三、搅拌
1、 水泥基灌浆材料搅拌时,应按照产品要求的用水量加水。
2、 水泥基灌浆材料宜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应先加入 2/3 的水拌和 3 分钟,然后加入剩余水量搅拌直至均匀。
3 、搅拌地点宜靠近灌浆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