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水冷式谷物冷却机型号
-
¥118000.00
尽量排除不利因素,合理设定送风温度和湿度,尽量离心风机的风量和粮堆的交换次数。实验表明,风量影响换气次数,粮堆换气次数不足会影响冷却效果。因此,合理掌握风量和交换次数是提高制冷效果的另一个重要条件。同时,合理放置粮食冷却器(置于阴凉处或工作棚内),避免强光辐射造成排气压力过大而停机。
为了营造合理的粮库环境,控制生物的生命活动,安全粮食储存,生产中使用的主要粮食储存技术有: (1)粮况检测:利用计算机电子检测技术,可以随时了解深埋粮堆的粮食储存状况,具有重要意义。用于掌握粮食状况的变化动态并及时做出反应。这些措施是非常有利的。 (2)干控:通过控制储存粮食的含水量,如高温烘干、机械通风等,营造不利于昆虫生长的低湿环境。 (3)温度控制:通过控制储藏粮食的环境温度,如粮食低温储藏、粮食冷却器冷却等,营造不利于虫霉生长的低温环境。 (4) 空气控制:通过改变粮食储存环境的气体比例,达到杀虫、抑制霉菌、保持粮食原有品质的目的,如低氧(1-4%)、高CO2(>36 -40%)、高N2(>99%)等。 (5)化学防治:利用药剂产生的有毒气体阻断虫害的正常代谢过程,达到杀虫的目的,如药剂熏蒸、有机酸抗菌、食品保鲜保护剂。 (6)粮食综合保鲜技术:在长期粮食储藏实践中,我国粮食储藏工作者开发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治理技术,采用“双低”(低氧、低氧)等多种粮食储藏技术。剂量)、粮食“三低”(缺氧、低剂量、低温)贮藏。
谷物冷却机通风冷却作业的管理 1、谷物冷却机结束通风的条件:以冷却层完全移出粮堆表层(即表层粮温达到22度左右),通风区域粮温基本均衡时,即可结束通风。 2、全仓谷物冷却机通风结束后,应立即拆除风机软管,关闭门窗,并做好防潮、隔热和密闭处理。 3、定期检测粮温及进行粮情检查,监测粮温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置。 4、按规定方法对谷物冷却机通风作业进行单位能耗和成本评估,整理原始检测记录,规范填写通风作业记录簿。
干燥的湿物料由皮带输送机或斗式提升机送到料斗,然后经料斗的加料机通过加料管道进入加料端。加料管道的斜度要大于物料的自然倾角,以便物料顺利流入冷却器内。冷却器圆筒是一个与水平线略成倾斜的旋转圆筒。物料从较高一端加入,载热体由低端流出,与物料成逆流接触,也有载热体和物料一起并流进入筒体的。随着圆筒的转动物料受重力作用运行到较底的一端。湿物料在筒体内向前移动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得到了载热体的给热,使热物料得以冷却,然后在出料端经皮带机或螺旋输送机送出。在筒体内壁上装有抄板,它的作用是把物料抄起来又撒下,使物料与气流的接触表面增大,以提高冷却速率并促进物料前进。冷却体一般分为冷空气等。载热体经冷却器以后,一般需要旋风除尘器将气体内所带物料捕集下来。如需进一步减少尾气含尘量,还应经过袋式除尘器或湿法除尘器后再放排放。
低温长期储粮是使粮堆温度长期保持在15℃(低温)或20℃(准低温)以下。粮食的低温储藏是国际公认的科学、储粮方式。具有以下显著优点: ·减少因虫害和微生物滋长造成的损失。不需药物熏蒸,从而减少污染,保持粮食卫生。 ·减缓谷物颗粒的新陈代谢,延缓品质陈化及劣变,保持成品粮的色、香、味,保持粮食食用品质,特别适用于稻谷、玉米和油料的储存。 ·减少谷物因呼吸、虫害、高温发热、霉变及倒仓而造成的损失,大幅度降低储粮成本。
谷物冷却机的工作,除了受客观环境限制影响正常使用外,还取决于操作人员的工作经验。有时出现的问题,并非操作人员的错误,因为在较早的国家标准,企业的使用说明书中,都是笼统的注明:谷物冷却机的适用工况为:-10℃—43℃。在这种情况下,有些粮库的操作者,想当然的随意设定出风的温度和湿度,而且不管当时的环境温度、湿度,是否适宜设备工作,强行开机,由此造成许多意外的故障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