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大图

辽源浅绛彩瓷器如何鉴定真假

及时发货 交易保障 卖家承担邮费

商品详情

清代晚期至民国早期,在景德镇出现了一种釉上彩绘瓷——浅绛彩瓷,风行全国达半个多世纪。事过一百多年的20世纪70—80年代,国内文物商店仍大量存有此类瓷器,被统称为“大路货”。当时,各级博物馆拒其于门外,民间收藏亦少之又少。“大路货”终成“积压货”,文物店只得按类、按规格成百上千的以“统货”外销或内销。经过 20 多年,“大路货”终于日渐。以至今日,当人们重新开始研究、收藏、欣赏浅绛彩瓷时,它早已因物稀而身价百倍了。浅绛,“浅”意为轻浅,“绛”指红色。“浅绛”原是借用中国画的概念,指以水墨勾画轮廓并略加皴擦,以淡赭、花青为主渲染而成的山水画,起源于元代。

浅绛彩瓷,从同治、光绪到民国初约50年之间,将中国书画艺术的“三绝”—诗、书、画,在瓷器上表现,使瓷画与传统中国画结合,创造出瓷画的全新面貌。其标准工序是以浓淡相间的黑色釉上彩料,在瓷胎上绘出花纹,再染以淡赭和水绿、草绿、淡蓝及紫色等,经低温(650—700)℃烧成的一种特有的低温彩釉。

浅绛彩瓷有一大突破是在瓷画上题写作者名字,或题诗、署款兼备,这在陶瓷史上是一种创举。

浅绛彩鉴定方法

其次是真款识与假款识的区别。浅绛彩瓷的伪器仿器上面都有伪款和题字,但也极易在细节上露出破绽。由于浅绛彩瓷作者多数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他们题款的文字书法和内容也比较考究。而作伪者书写款识无非是照葫芦画瓢,不但书法拙劣,有时连文理都不通,同时,又因时代的变迁,今天的人所写的字在书风和行笔、结体等方面也与清末民国时有明显差别;而且伪款大都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似一种书体,一个模式,很像出自一人之手。尝见浅绛彩瓷的现代仿品,冒充浅绛彩瓷大家许品衡。瓶的一面绘博古图,另一面题写款识,上书:“俩席之珍,悦目赏心,可久可大,宜古宜今,图以厥象,焕然一新,为将不尽,玩古怡情。许品衡作。”且不说上面的书法软弱无力,低俗拙劣,书写上也是错字连篇,不堪入目。尤为可笑的是,竟将许品衡的“衡”写成“冲”的繁体字“ ”,这说明作伪者连起码的文字基础也不具备。其实,许品衡书法亦不同凡响,从他真器的款题上看,他的行书得力于“苏黄”,清丽流畅中有纵横跌宕之气。用其真品真款一比,伪品不辨自明。其他真器的款识也都具备那个时代的特点,有的看似随意,但均有一定的书法功底。仔细观察真器款识,可知那时人写的字及语气、格局等确与今人不同,今人煞费心机也难仿出旧时代那种气韵和神态。只要多看多比较,就会逐渐悟出一些道道,找出一些规律。

浅绛彩瓷与粉彩的区别。浅绛彩瓷盛行于清同治、光绪时期和民国初年,衰落于民国二三十年代。其间在民国以后由于彩料的改变随即出现了浅绛彩向民国水彩、粉彩的过渡。一些人往往将这种过渡期的作品甚至民国以后的水彩山水画面的瓷器充作浅绛彩瓷,扩大浅绛彩瓷的涵盖范围。藏家在收集购买过程中,一定要将民国年间的粉彩瓷、水彩瓷与浅绛彩瓷区分开来,不要将其他类彩瓷作为浅绛彩瓷来收藏。

LOT 1021

清 俞子明风格浅绛彩山水花鸟六条屏

俞子明,生卒年不详,字静山,名义维,号砚溪渔人、砚溪山人。古徽州人(今江西婺源)作品活跃期为同治十一年(1872年),到宣统二年(1910年),时三十多年,晚清浅绛彩瓷名家,工行书、篆书,擅画人物、花鸟、山水。

L: 104.5cm,W: 38cm

RMB: 50,

落槌价:RMB 110,000

LOT 1019

清 王凤池题跋浅绛山水兽耳大瓶

题识:一湖好水万重山,两岸银涛注碧湾,渔子舟泛林翠出,胸中久有此烟寰,丹臣王凤池评意。

钤印:丹臣

此瓶为御窑厂官窑胎,兽首瓶身威武庄重。瓶身由王少维作画,布局清新、色彩雅致,山涧沟壑意境悠长,王凤池评意题跋有如画龙点睛。合作重器,是一件的浅绛彩瓷艺术珍品。

王凤池(1824-1898),字兆木,号丹臣、敬庵,兴国州丰叶里王志村人(今阳新县浮屠镇王志村)。王凤池,才思敏捷,又擅长书画,时誉“江南才子”,清末浅绛彩绘瓷画之一。著有《福云堂诗稿》。他赋性聪慧,五岁入蒙,七岁拜师学画,17岁府试夺冠。1859年,王凤池参加乡试中得举人。1865年中进士,殿试第十二名,钦点翰林院庶吉士。1871年授为翰林院编修,负责起草诰敕、纂修史书、侍讲经筵。次年,提调掌院学士和掌庶常馆的行政事务。1872年家父病逝,王凤池告假辞官回乡亲孝。1875年,王凤池没有回翰林院,直接分发江右任知府。江右即饶州府时辖景德镇、上饶、鄱阳等地。王凤池到任后,正值景德镇彩瓷人才匮乏之时。主要是因为太平天国之乱。他在处理好政务之余,喜欢吟诗作画,经常到景德镇御窑厂参与瓷画创作,鼓励画师创新彩瓷技艺,与御窑厂画师金品卿、王少维商讨彩瓷绘画艺术并一起创作。此件拍品即为王少维作画王凤池题跋!

王少维(1817-1887),字廷佐,安徽泾县人,活跃于1872年至1887之间,同治、光绪年间供职于御窑厂,王少维与金品卿并称“御厂两支笔”,与程门、金品卿并称“浅绛三大家”,王少维是御窑厂在籍画师,擅人物与山水结合。其人物用笔疏简浅淡,造型严谨,形神具佳;其山水仿宋赵大年和元人山水一路,布局清新、色彩雅致,画面精美。

H: 60.2cm

RMB: 400,

落槌价:RMB 980,000

下一条:明清黄釉瓷器鉴定方法
景德镇哥瓦弟玉陶瓷有限公司为你提供的“辽源浅绛彩瓷器如何鉴定真假”详细介绍
景德镇哥瓦弟玉陶瓷有限公司
主营:景德镇瓷器瓷板画,礼品瓷大师瓷,艺术品
联系卖家 进入商铺

辽源浅绛彩瓷器信息

最新信息推荐

进店 拨打电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