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快速做科技项目报告的软件项目报告
-
面议
2021年5月,浙江被正式赋予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使命。而浙西、浙南地区26个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山区县,尤其需要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持作用。围绕山区26县块状经济产业链,浙江省科技厅会同有关部门,健全“企业出题、高校院所解题、助题”的协同创新机制,推动其加快形成自我造血机制,逐渐补齐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短板。2022年,科技部、浙江省人民印发的《推动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科技创新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具有浙江特色的以创新型省份、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县(市)和科技园区为重要引擎的全域创新体系基本形成。
数字化改革牵引,加快建设科创高地。汇集上万家科技企业、数百个科创载体、近3000项创新服务……上线一年的温州“科企通”服务应用,已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科技服务事项18530件,帮助全市8881家企业享受科技政策补助17.85亿元。温州市科技局党委书记赖颖介绍,聚焦科技服务中紧迫的问题,“科企通”整合全域科创数据资源,编织科技服务一张网,构建了平台和企业协同、活动和载体支撑、线上和线下集成的系统性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针对科创资源要素配置效率不高、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畅等堵点痛点问题,浙江始终把改革作为关键一招。2013年,浙江省工作报告提出“力争成为审批事项和审批环节少、速度快的省份”; 2018年,浙江“科技新政50条”提出以“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构建“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要素联动的创新生态系统;2021年,浙江省全面启动数字化改革……浙江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浙江通过科技创新的流程再造和制度重塑,搭建“科技大脑+未来实验室”架构,协同推进科技攻关在线、科技企业成长在线等应用场景开发建设,着力提升科技资源一体化配置效率。
6月25日上午,加快推进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暨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在湖北武汉举行。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湖北省委书记王蒙徽出席会议并讲话。湖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忠林主持会议。科技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邵新宇出席会议并传达了国家布局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有关意见。湖北省政协党组书记、孙伟,省委副书记李荣灿,省人大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王玲等领导出席会议。湖北省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部分在汉高校、院所、大型企业负责人,部分院士及获奖代表参加会议。科技部有关司局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二是不断强化关键部门的主体责任。《意见》对科普工作的6类关键部门作出明确要求:强调各级党委和要履行科普工作领导责任,把科普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与科技创新协同部署推进;要求各行业主管部门履行科普行政管理责任,各级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要强化统筹协调,加强科普规划和督促检查;各级科学技术协会要发挥科普工作主要社会力量作用,强化科普工作职能,提供科普决策咨询服务;各类学校和科研机构要强化科普工作责任意识,发挥自身优势,加大科普资源供给;企业要履行科普责任,促进科普工作与科技研发、产品推广、创新创业、技能培训等有机结合;各类媒体要发挥传播渠道重要作用,主流媒体要发挥示范作用,加大科技宣传,增加科普内容。新兴媒体要强化责任意识,加强对科普作品的科学性审核。
《意见》明确加强科普领域舆论引导,坚持正确政治立场,强化科普舆论阵地建设和监管;增强科普领域风险防控意识和观念,建立科技创新领域舆论引导机制,掌握科技解释权;坚决破除封建迷信思想,反对伪科学、反科学,打击假借科普名义的抹黑诋毁等活动。
《意见》倡导弘扬科学家精神,继承和发扬老一代科学家品质,加大科技工作者和创新团队宣传力度,深入挖掘精神内涵,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自觉践行科学家精神,更多青少年投身科技事业。
2035年,全面建成全球的科技创新共同体。一体化的区域创新体系基本建成,集聚一批世界高校、科研机构和创新型企业。各类创新要素便捷流通,科技资源实现高水平开放共享,科技实力、经济实力大幅跃升,成为全球科技创新高地的者、国际创新网络的重要枢纽、世界科技强国和知识产权强国的战略支柱。
共建一批长三角高水平创新基地。加强国家实验室、国家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布局建设。鼓励沪苏浙皖三省一市(以下简称“三省一市”)在科技、共性关键技术和公共安全等领域集中优势科技资源,创新体制机制,共建一批长三角实验室,支持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加快发展。加快建设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对标国际高标准、好水平,围绕提升产业领域技术创新水平,打通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的关键环节,构建风险共担、收益共享、多元主体的协同创新共同体,提升能够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技术创新策源能力。对标国际标准和通行规则,强化数据治理和标准建设,积极推动长三角科学数据中心建设。
共同打造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以上海张江、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依托,加快构建世界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和区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网络,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升级和联合建设,加快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未来网络试验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合肥计算中心建设,谋划筹建生物医学大数据、系统生物学、纳米真空互联、作物表型组学、光子科学、新一代工业控制系统、智能计算等领域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突破世界重大科学问题、取得重大原创突破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