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舱生活舱35kv预制舱体
-
¥98300.00
九、预制舱防腐处理应遵循ISO 12944《色漆和清漆 防护漆体系对钢结构的腐蚀防护》标准,采用多道防腐工艺,包括前处理、锌层、中间层、面层等多重处理工艺,前处理满足满足钢板表面足够的粗糙度,锌层厚度不应小于60μm,中间层及面层等总厚度不应小于200μm,满足舱体在C4环境下达到30年不锈蚀的防腐水平。
预制舱技术特点
预制舱了变电站“标准化设计、预制舱生产厂家工厂化加工、装配式建设”全新建设模式。新的建设模式:减少占地面积、节约环境资源、降低基建投入成本,同时有效缩短了智能变电站的建设、调试周期,实现建站;新的建设工艺:模块化设计,方便拆装组合;可以更换设备,易于建立检修元件库,减少备用间隔投资;通用工艺,简化装配,节能环保,提高现场施工效率,同时又确保了工程实施的安全和质量水平;新的自动化技术:提升了变电站的总体智能化水平,提高了变电站的安全可靠性,进一步凸显了变电站工业设施的定位,为智能电网的绿色、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什么是光伏预制舱?
光伏预制舱是现阶段光伏发电厂所配备光伏发电项目中的输配电专项设备,其自身内部包含智能化输配电相关管理电器元件,可实现远程传输、数据自动化分析处理、紧急响动应急处理等无人化管理的需求,较大程度的降低了光伏发电厂自身人力、物力资源的使用。
光伏预制舱是干什么用的?
光伏预制舱主要用于不同的光伏电站设备,适用于分布式光伏并网,比较常见的像是光伏35kv预制舱、光伏10kv预制舱等。
光伏发电厂一般都建造在日光比较充足的野外或者是自建房的屋顶之中,当太阳能电池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过程中12VDC甚至之上微弱的交流电压,而仅仅通过逆变器的转换之后并不能够达到我们日常生活用电的先关要求,那么这时候光伏预制舱就能够及时的解决输变电的问题。
光伏预制舱通常会配置一次设备、二次设备,进而形成了我们常说的一次设备预制舱和二次设备预制舱,既可以单制作,又可以成套定制加工。作为预制舱装配式变电站的重要应用,不仅改变了传统变电站的系统布局、土建设计和施工模式,而且其标准化设计、模块化组合、工业化生产等环节更是与国家电网公司的智能变电站建设相契合
产品介绍
我公司生产设计的预制舱由舱体及内部一、二次组合设备、舱体辅助设施、设备屏柜或机架等组成,舱内可根据需要配置消防、安防、暖通、照明、通信等辅助设施,并在工厂内完成相关配线、调试等工作,并作为一个整体运输至工程现场。其内部环境满足工程项目一、二次设备运行条件及工程项目运行调试人员现场作业的要求,能够有效缩短土建施工周期,减少现场施工、调试的工作量。缩短投运时间。
功能特性
1)高密度:预制舱结构布置紧凑,它与常规的变电站相比,具有占地面积小,同时具有防雨雪、防渗漏、防腐蚀、防风沙及尘埃、防盐雾、抗冲击的特点。
2)模块化:设备在工厂进行标准化加工,出厂前接线、调试、试验均已完成,可大限度的避免现场不利条件的影响,在现场只需要就地安装,了设备可靠型。
3)快部署:预制舱可在任何位置进行部署。其设计原理允许此设备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工作,比如极端温度下、室内室外水泥板上以及粗糙地形上。这就无需购买或租赁昂贵的土地或建设定制的设施。
4)降低成本:减少了现场土建成本,将空间合理化,节省建设工期,方便现场施工,通过预制舱的运算能力与能效控制,能源花费得到了程度的削减。
5)质量控制:智能监控管理系统,不仅可以方便管理,简化管理流程,而且可以时时监控设备的使用状态,使整个数据中心工作在节能的状态下,易于实现产品质量的监督、检验和控制。如现场出现问题也能进行消缺。
预制舱式设备由预制舱体、设备屏柜(或机架)、舱体辅助设施等组成,在工厂内完成制作、组装、配线、调试等工作,以箱房形式整体运输至工程现场安装。预制舱体,采用钢结构箱房,舱内根据需要配置消防、安防、暖通、照明、通信、智能辅助控制系统、集中配线架(舱)等辅助设施,其环境应满足变电站设备运行条件及变电站运行调试人员现场作业要求。
35KV高压装置预制舱,舱内主要包括进线柜、出线柜、SVG柜、PT柜、接地变柜等高压设备。开关柜具有架空进出线、电缆进出线、母线联络等功能。主要用于电力系统发电、输电、配电、电能转换和消耗中起通断、控制或保护等作用。
一次设备预制舱主要就是对其输电过程中主要设备的保护和维护作用,整体舱体主要就是对电气的输电配电作用,而二次设备预制舱与一次设备预制舱是相辅相成的,主要就是对一次设备必的监控作用,以防止输电配电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意外。还起临时警报的作用,在出现任何处理自检处理不了的问题,及时向周围电力部门发生警报装置,以防止更大意外的发生
舱体宜采用双坡屋顶结构,屋面坡度不小于5%,北方地区可适当增大屋面坡度,预防积水和积雪。屋面板应采用轻质高强,耐腐蚀,防水性能好的材料,中间层应采用不易燃烧,吸水率低、密度和导热系数小,并有一定强度的保温材料。
舱体屋面可采用有组织排水和自然散排两种方式。当采用有组织排水时,排水槽及落水管与舱体配套供货,现场安装,落水管宜采用内置方式。空调排水管宜采用暗敷或槽盒暗敷方式。
舱底板可采用花纹钢板或环氧树脂隔板。舱地面宜采用陶瓷防静电活动地板,活动地板钢支架应固定于舱底。防静电活动地板高度宜为200~250mm,应方便电缆敷设与检修。
二次设备用控制柜等在箱内沿预制舱长度方向放置,沿每列屏柜舱底板上布置两根槽钢(#5以上),与底板焊接作为控制柜安装基础,机柜底盘通过地脚螺栓与槽钢固定,螺栓规格M12以上。
舱体保温与耐寒要求
1)预制舱舱体采用的保温措施与工艺:采用双层钢板(内部填充物采用建设部许可聚氨酯防火保温材料,确保整个预制舱的保温和防火性能)+环保金属装修层或非金属围护材料;门板厚度不低于50mm,达到“24墙”保温功效。
2)舱体门板应采用保温措施,内门板相对于外门板处于悬浮状态(点接触),小间隙不小于3mm, 内门板和外门板之间填充阻燃发泡材料(聚氨酯),密度37kg/m3,内门板和外门板的热传导率减少至2%。
3)舱体内设置自动温控系统,并加装工业型加热装置,具备长时间加热功能,不得采用民用电暖气或暖风机,以舱体内的运行环境的稳定性。
4)高低压舱体同时具有自动启停空调系统和高湿排风装置,在各个隔室温度50℃或低于0℃时自动启动空调,调节向内温度,当箱内相对湿度80%,自动启动进风风阀和排风轴流风机,确保各个隔室内设备,尤其是自动化设备可靠运行,温度、湿度控制器的返回门限为启动值-6。
5)空调:为设备可靠运行环境,舱体内装工业空调系统。
6)舱体内设驱潮装置,内部元件不发生凝露。
预制舱抗震要求
舱体采用舱柜一体化技术、预制舱舱体骨架为焊装一体式结构,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刚度,满足抗震能力要求,
预制舱紧急逃生措施
1)预制舱通道门板上需设置“推杠式”紧急逃生门锁,满足人员紧急逃生要求。
2)门锁需满足防火要求,高可靠,命。
3)紧急逃生通道设置醒目的安全出口指示,相关通道指示设备均需考虑应急电源,以其可靠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