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道光时期瓷器款识真品图片
-
面议
Lot6713
清道光 青花粉彩安居乐业双耳瓶
高30cm
成交价
RMB 8, 280, 000
题识
“大清道光年制”款
北京保利2011年秋季拍卖会
拍卖专场 晚清八十年官窑选萃
Lot5763
清道光 柠檬黄地洋彩花卉纹大碗(一对)
直径18. 5cm
成交价
RMB 2, 817, 500
题识
“大清道光年制”款
北京保利2012秋季拍卖会
拍卖专场乾隆御制翡翠雕水丞,宫廷艺术重要瓷器工艺品
本器口微撇,腹部平滑,圈足,胎体薄厚适中,造型端庄秀丽,曲线柔美。碗内壁施白釉,釉汁润泽,宛若凝脂,碗心用矾红彩以渲染的笔法绘制五只姿态各异、活泼生动的蝙蝠。“五蝠”即“五福”,典出《尚书·洪范》,具体是指:“寿、富、康宁、修好德、考终命”五种人生吉祥之事,以红彩绘制五蝠还有“洪福齐天”之意。碗外壁以黄釉为地,用各色料彩绘制牵牛、秋葵等四枝竞相绽放、纷繁鲜艳的缠枝花,花间枝头还有半放的小花及花蕾点缀,整器纹饰绘制纷繁细密,色彩富丽堂皇。所绘花卉的曲线及布局均与典型的中国传统画风截然不同,明显体现出西方巴洛克装饰风格对中国美学的影响。器物外底施白釉,底心青花书“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道光在为期间爆发了世界的鸦片战争,清代制瓷工艺也是一个很大的转折点同时也是中国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时期,在社会动荡的情况,官窑民窑的产量和质量都明显下降减少。道光瓷器明显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尚存乾隆嘉庆时期的风格,官窑器中规中矩,而后期多粗俗,少有。
胎体上道光时器的胎体粗松厚而笨拙,釉面不均匀、不平整,与胎体的结合不紧密,普遍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波浪釉”的特点,底足除个别处理精细规整之外,大部分过底足处理不精细,前朝的“泥鳅背”底足已经十分少见。
粉彩是道光瓷器中的主流,除白底粉彩器外,所见有各种开光粉彩,如珊瑚红地粉彩、绿地粉彩、抹洪地粉彩等,而且往往是和描金工艺结合。道光时期官窑绘工,但纹饰缺乏细腻的感觉。道光的民窑彩绘布局杂乱,施彩薄而欠鲜艳。线条呆滞,纹饰上色彩时而漫出线外的现象,艺术成就不高。
道光时期青花瓷器的造型比较丰富,在道光时期青花瓷器出现了冬瓜罐,形状像个冬瓜,有盖子,盖子就是冬瓜的蒂,非常的形象。另外还有花口盘、盖碗、笔筒、墩式碗、将军罐、赏瓶、灯笼瓶、玉壶春瓶、梅瓶、锥把瓶、鱼缸、花觚等等。
道光时期青花瓷器的胎质比较细腻坚致,大的器件胎体比较厚重,小器件青花瓷器较精细。道光时期青花瓷器的釉面白中闪青,釉面有微微的起伏状,有的釉面像芥麦地,我们把这种釉面现象叫做波浪釉,波浪釉和乾隆时期青花瓷器的橘皮釉是有质的区别的,一定要分清楚的。总体造型和清三代比较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