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市场现在红红火火,老瓷器的收藏价值更是一路高涨,说实话,对瓷器这块我有所涉猎,说就有些自大了。以下是我个人对旧瓷器的一点小看法,非喜勿喷。
我们去逛古玩城或旧货市场时,记得带上我们的小工具--40倍主要的放大镜,手电筒等。
点,拿瓷器一定要轻拿轻放,先观察一下,老瓷器一般有缩油点,瓷器缩油点有多有少,只要成不规则的分布就可以的,以下这个老碗的碗底和碗身上就有这种凹凸点,也就是缩油点
第二点,如果这一特征不明白,我们拿起放大镜对其瓷器的釉色做大倍数的放大,如果成不规则,且气泡有浓有薄的地方,则可能是老货,反之小心点。成网状的一般是近代的贴花。
霁蓝釉瓷器是我国瓷器一类非常珍贵的传统瓷器,又称“积蓝釉”、“祭蓝釉”、“霁青釉”等。其釉色色泽深沉,釉面不流不裂,色调浓淡均匀,呈色稳定。这种釉色的美丽,犹如是取了一抹深海或夜空的颜色,十分的梦幻而又沉稳,凝视它是甚至能感受到心被它吸引从而静了下来。
霁蓝釉瓷器工艺始于元朝,在元、明、清三朝都有广泛的烧制,是我国的瓷器珍品,也是当今瓷器收藏爱好者都向往的一类瓷器。
元朝是开辟了霁蓝釉瓷器的朝代,它在此时成功烧制,为后面朝代将霁蓝釉瓷器发扬光大提供了基础。元朝的霁蓝釉瓷器也是年代久的,这时的霁蓝釉烧制技术刚刚形成,并且烧制所用的钴料依赖进口,价格非常昂贵,上色也不稳定。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古代陶工却依靠自己的技术烧制出颜色均匀稳定的革兰瓷,这时非常困难的。
元代的霁蓝釉瓷器主要为“蓝地白花”,且云龙纹比较多见,而毫无装饰的纯色素色霁蓝釉瓷器几乎没有,这是元代霁蓝釉瓷器的主要特征。
清代时期对霁蓝釉瓷器的生产做了很多突破,其中重要的一条是在瓷器外部的花纹上做了更多功夫,加入了许多暗花纹的、描金的装饰,还有不少色彩鲜亮的立体装饰。同时还有类似于象朵、贯耳、蝙蝠耳等清朝器物特征的融入,这更是给霁蓝釉瓷器更多的美感。康熙时期是霁蓝釉瓷器发展的鼎盛时期,此时霁蓝釉的特征为釉薄而无开片,釉色较为昏暗,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瓷器发展已经有3000年的历史了,从宋代早中期仿古瓷器初始,距今不过一千年而已。
然而当时仿的青白瓷,俱是羡慕其影青瓷的精美而“效著”,其精美不 能与御用影青瓷相比,所以仿品统称为青白瓷。并且,当时的仿品只是仿其美,并不进行作伪处理。
明代中晚期仿前朝的瓷器并书写前朝的款识,可以说是“作伪”的始祖。但此时的伪品还没有使用民国人使用的各种污染手段。
有据可查的伪品出现于清代晚期,盛行于民国,主要采取污水浸染法、拓磨失亮法、换底法、加彩法、镶补加釉复烧发(针对破损器用瓷泥修补、上釉、再复烧);现 代作伪则达到顶峰,不仅民国人的作伪手段全部都用,还创造了胎体添加老化催化剂的化学变戏法和烧成后的化学元素腐蚀法。
我们了解人为附着的方法。一是胶粘,无论它是用乳胶、鸡蛋清,或是其他现代化的材料来粘合,都需要一层层地粘,粘完以后不能暴晒,一晒就裂了,一定要放在阳台或犄角旮旯里,慢慢阴干,水分自然挥发,挥发以后掸掉的就掸掉,掸不掉的就永远附着上面了。这种附着的层次是不清晰的。还有一种方法是埋在地里,埋个三两年,三年以上的不是没有,少,这是因为人们的浮躁,埋了这么多年一定是希望盈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