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扉医用洗衣机医疗洗消中心流水线
-
¥260000.00
医院洗衣房是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重要区域,建筑布局符合要求了,职能管理部门的日常管理很重要,专人管理,医院感染人员需定期进行监督检查,才能保障医院洗衣房规范化操作,具体如下:
1.应建立医用织物洗涤消毒工作流程、分类收集、洗涤消毒、卫生质量监测检查、清洁织物储存管理、安全操作、设备与环境卫生保洁以及从业人员岗位职责、职业防护等制度。
2.应对工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洗涤、消毒技能;并了解洗涤和烘干等相关设备、设施及消毒隔离与感染控制基础知识、常用消毒剂使用方法等。
3.污染废物处置与管理应符合《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规定。
4.人员防护要求:在污染区和清洁区穿戴的个人防护用品不应交叉使用,并做好手卫生。
5.对接收的衣物应进行分类,污染的衣物、普通工作服装和婴幼儿衣物等应分类存放,分别洗涤或专机洗涤。
6.对于可能具有潜在接触性危害风险的污染衣物,应使用防漏、防刺穿双层结构的防感染水溶性包装袋进行包装,必要时可在外加套一个较为牢固的塑料袋或布袋。
7.具有潜在接触性危害风险的污染衣物在消毒或洗涤前严禁清点、分拣,衣物收集包装后的处置(运输、消毒或洗涤等)应始终保持在密闭状态下进行。
8.洗前、洗后的衣物应严格分开,不能混装,洗前的衣物应有的容器存放,并有明显的标识。
9.污染衣物运送车辆与清洁衣物运送车辆,在任何时候都分开贮存和使用。
10.清洗记录的可追朔期为6个月,记录的保存期为一年。
医院布草洗衣厂洗涤废水处理:污水经汇集管道汇集后,经格栅去除飘浮物、悬浮物等杂质后自流入调节池。调节池设潜污提升泵两台,将污水提升入混凝沉淀池,废水在该池内经过与药剂混合反应,然后沉淀,上清液出水进入水解酸化池,通过厌氧和兼氧微生物的作用,将大分子的污染物转化或降解成小分子的物质,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能。水解酸化池的出水自流入生物接触池, 通过好氧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污染物分解、转化为H2O、CO2 、NH3 等物质,大幅度去除废水中COD、BOD。接触氧化池出水进入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二沉池出水各项污染指标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
医疗洗涤行业废水排放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城镇中的洗涤厂废水排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 ,另一种是郊区或乡村直接排放到河流、大地。 洗涤废水排放标准应遵守以下要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的三、级标准;《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表1的B级标准; 如含有医院的布草洗涤,则排放标准应同时满足于:《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预处理标准。
(1)对洗涤废水、清洗废水、甩干废水这3种废水进行集中,确保工艺处理的废水来源相对稳定。
(2)在洗衣废水排入集中池时,增加格栅,用以消除水中的短纤维和部分悬浮物。
(3)根据废水水质选择合适的絮凝剂进行絮凝沉降,降低色度,去除悬浮物和一些有害杂质。
(4)通过对废水的絮凝沉降后将上层清液进行机械过滤,确保出水清澈透明。
(5)加药氧化,杀菌消毒,对机械过滤的出水进一步处理以出水的水质达到回用水质指标。
(6)调节pH后,进入清水蓄水池,可供洗衣。
传统抹布地巾是传播多重耐药菌的载体,清洁是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基础,医院感染微生物主要来源于环境物体表面,随着 WS/T512-2016《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的实施,改变传统日常清洁消毒方式,改造病区传统污物处理间:配置病区清洗消毒机或机械清洗消毒设备;改变抹布地巾的材料与使用方法:每个地巾抹布只能处理一个床单位;采用超细纤维材料、禁止重复浸泡,推荐采用机械清洗热力消毒方法;清洁工具颜色编码:红色-卫生盥洗室、黄色-患者单元、蓝色-公共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