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朱茂记造佛像交易
-
面议
民国大名家朱茂生造白瓷布袋弥勒佛,像高26厘米,宽处约25厘米。朱茂生是景德镇大名家,他制作的白瓷布袋弥勒底款一般有两类:一类为早期制作的“江西景镇茂生记造”款;另一类为稍晚点的“茂生记造”。该像底款为前者!是的光民瓷像!
“人间福禄寿,天上三吉星。”三星神的形象和蔼慈祥,所以使人觉得可亲可近,民间百姓都亲昵地称他们“三星老儿”并赋予他们非凡的神性和特的人格魅力。福寓意五福临门,禄寓意高官厚禄,寿寓意长命百岁。此次上拍的福禄寿三星塑像,胎制实沉,釉质滋润。三星造型生动逼真,神态安怡祥和,绘有各种纹饰的彩衣,色彩纷繁华丽,三星手中各持不同器物。人物形态各异,笑容可掬,衣带当风,颇得传神之妙。福星头戴官帽,身着绿衣,衣带当风,左手手握爵杯,右手抱一童子,一脸富态 ;禄星低眉细眼,长须飘然,一派自然祥和之态,头戴珠冠帽,身着宽袖长袍,双手持如意 ;寿星额部隆起,慈眉善目,鹤发童颜,右手拄着龙头寿杖,左手托着仙鹤寿桃。三星衣褶线条自然流畅,一派戏剧人物造型,十分生动。
新中国的建立,使许多身怀绝技的老艺人绝处逢生,他们怀着对党和国家的无限感恩之情,重新焕发出艺术青春,研究生产出符合时代要求的艺术作品。五十年代---七十年代的瓷雕作品是瓷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高峰。当时以曾龙升为代表的瓷雕老艺人解放思想,潜心创作,一改解放前瓷雕都以佛道仙家为题材的格局,创作出一批具有时代精神的作品,题材有历史人物、戏曲人物,更有一些是反映工农兵工作生活的充满生活气息的作品。
朱茂记造佛像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造型特征与装饰样式。朱茂生生于晚清,卒于民国早期,其早期造像瘦骨清像,肃穆庄严;晚清则风格迥异,弥勒佛造像据传说是以五代后梁契止和尚外形所塑,肥头大耳、笑容满面、肚大腰圆,手执布袋,憨态可掬,形象生动,亲和力。装饰方面,朱茂记造佛像往往注重细节刻画,如面目表情逼真传神,服饰纹饰细腻精美。
朱茂记造佛像以弥勒佛为主要题材,弥勒佛在佛教中具有重要的神格内涵和宗教功用。弥勒佛是佛教三世佛中的未来佛,代表着未来的希望和光明。其慈颜善目、笑口常开的形象,体现了大乘佛教的宽宏大量和慈悲为怀的宗旨。在图像仪轨方面,朱茂记造佛像的弥勒佛通常呈现出肥头大耳、笑容满面、肚大腰圆,手执布袋的造型样式,亲和力。这种图像模式大多是千年不变,一直延续至今,并且具有明显的时代和地域性特点。
朱茂记造佛像主要以陶瓷为材质。在制作技法上,朱茂生大师技艺,对弥勒佛等人物形象的塑造极为逼真。对于陶瓷佛像,通常采用手工塑形与彩绘相结合的方式。在塑形方面,通过精细的雕琢,展现出弥勒佛肥头大耳、肚大腰圆的形态,以及细腻的服饰褶皱等细节。彩绘工艺则注重色彩的搭配和运用,使佛像更加生动形象。不同材质的佛像在工艺特点上也有所不同,比如粉彩材质的佛像色彩鲜艳丰富,釉上彩的工艺使得佛像表面光滑亮丽;而白瓷材质的佛像则以其洁白纯净的质感,凸显出弥勒佛的圣洁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