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20公分白蜡树树苗白蜡树基地
-
¥100.00
白蜡树的小叶5-7枚,硬纸质,卵形、倒卵状长圆形至披针形,长3-10厘米,宽2-4厘米,顶生小叶与侧生小叶近等大或稍大,先端锐尖至渐尖,基部钝圆或楔形,叶缘具整齐锯齿,上面无毛,下面无毛或有时沿中脉两侧被白色长柔毛,中脉在上面平坦,侧脉8-10对,下面凸起,细脉在两面凸起,明显网结;小叶柄长3-5毫米。
白蜡树种植完后,要按要求及时浇好前3水,尤其第1水要浇透浇实,4-5天后再补浇第2水,以后根据情况浇第3水。栽植当年要尽量保持土壤湿润,以利于树苗尽快恢复长势。秋末要浇透防冻水,第2年早春要浇好返青水,4-5月份正值春旱期,加之中国北方地区春季风大少雨且持续时间长,应浇1-2次水。
白蜡树属于喜水树种,条件允许的地方,6-7月份再小水浇1-2次更好,以利白蜡树体有充足的水分供应,从而一直保持苗木处于旺长的态势。第3年、第4年照此法管理即可。浇水次数应根据天气情况灵活掌握。白蜡树耐瘠薄,虽然对土壤肥力要求不严,但也要满足苗木正常生长发育所需养分。
白蜡树的修剪、整形是苗木促成到实现标准化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环节,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苗木在栽植前对根系的修剪处理很关键。主要是缩剪破损的根系,使根系伤口平滑以利愈伤组织的形成,同时可防治根系腐烂。另外,苗木栽植前需要进行截干处理,可根据树苗的大小及工程需要灵活掌握,一般定干高度为2.8-4米,萌芽后,可任其生长。
煤污病主要是由白蜡蚜虫、介壳虫、粉虱等害虫引起,除为害叶片外,对白蜡枝条亦有危害,阻塞叶片气孔妨碍正常的光合作用,除引起白蜡早期落叶外,是影响苗木的年生长量。煤污病的病原菌以菌丝体或子囊座的形式在病叶、病斑上越冬。因为蚜虫和介壳虫排泄的黏液会为煤污病的病原菌提供营养,所以一般在这两种害虫发生后,煤污病就会大量发生。春、秋季是煤污病的盛发期。
煤污病的防治方法:通过间苗,修枝等措施,使树木通风透光,增强树势,提高树木的抗逆性。及时防治蚜虫、介壳虫、粉虱等,可用吡虫啉或啶虫脒等,同时掺入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可以有效防治病害的发生。介壳虫是一种比较难防治的害虫,一定要抓住若虫活动高峰时用药,可用狂杀蚧800-1000倍液,一般喷1次就可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