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α-葡聚糖厂家用途
-
¥280.00
增稠剂广泛用于食品(如在调味酱、果酱、冰淇淋、罐头等中添加提高食品黏度或形成凝胶的食品添加剂 [1] )、化妆品、洗涤剂、乳胶、印染、医药、橡胶、涂料等。
增稠剂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主要用于提高产品的黏度或稠度,具有用量小、增稠明显、使用方便等特点,被广泛地应用于制药、印染、化妆品、食品添加剂、采油、造纸、皮革加工等行业中。
工业增稠剂起源于20世纪,1953年,Coodrich公司将种完全由人工合成的增稠剂——聚丙烯酸类增稠剂引入市场。20世纪60年代,国外开始将聚丙烯酸钠应用于食品方面。目前,W/O型聚丙烯酸胶乳作为水相增稠剂已经广泛应用到纺织印花浆、染整和工业涂料等领域。
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了合成增稠剂的研究工作。近年来,国内已经研究开发成功一些合成增稠剂,它们大部分属阴离子型合成增稠剂,如中科大研制的合成增稠剂KG-201以及沈阳化工院研制的合成增稠剂PF。交联型聚丙烯酸胶乳作为涂料印花增稠剂得到广泛应用,但是这类阴离子型增稠剂仍存在一些缺陷,如耐电解质性能、色浆触变性、印花时得色量等均不十分理想。20世纪80年代,聚氨酯缔合型增稠剂相继发展起来。但目前,世界上只有ICI、Du Pont、Sun Chemical、KYK等少数几家国际的大公司生产这种产品,其生产技术受到严密封锁,产品以垄断价格出售。我国对水性聚氨酯增稠剂的研究起步较晚,近年来国内也模仿国外品种,开发了一些产品,不过效果不理想,产品也未系列化,只能应用于一些低档产品中。
能够作为增稠剂的物质很多,常使用的增稠剂约有40余种。 [2] 现行国标《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收录的增稠剂有55种,其分类有以下多种方式。
按增稠剂的化学结构和组成分类,可将其分为多糖和多肽两大类。其中多糖类增稠剂包括淀粉类、纤维素类、果胶类、海藻酸类等,该类物质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多肽类增稠剂主要有明胶、酪蛋白酸钠和干酪素等,这类物质来源有限,价格偏高,应用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