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槽式覆膜堆肥机厂家电话槽式覆膜堆肥机器
-
面议
建设方案
1、建设发酵区(以200m3为例)
1)在养殖场贮粪区附近不超过50米的地方,优选地势高、平坦、背风、铲车易作业的区域作为堆肥发酵区。
2)在发酵区,建立满足铲车作业的防渗基础。
①机械或人工挖掘长20m、宽6m、深不低于0.3m的高分子膜防渗基础,平整铺设一层或多层高分子抗裂防水渗透膜,加盖0.3m土层,机械压实,修整,完成发酵区建设。
②水泥浇注长23m、宽不低于7.5m,厚0.2m的防渗基础。
③在主发酵区外建防渗滤液外流围墙。
④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建立污水收集池。
2、安装通风管
根据设计要求,按照图纸,布设通风管道,通风管需要水泥槽、砖体等保护层,避免铲车作业压坏通风管。按图纸要求平铺无孔通风管,再平铺有孔通风管,风孔居中且朝上。连接主、次通风管道,完成安装。利用稻壳、菇渣等蓬松性物料将通风管完全覆盖,形成保护层,防止粘性物料堵塞风管风口。
3、纳米膜;表面平整、色泽均匀,无裂纹、杂质和破洞,孔径纳米级的薄膜。薄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水蒸气、二氧化碳等小分子气体可通过,阻止臭气等大分子通过。
3.1好氧堆肥;在充分供氧的条件下,主要利用好氧微生物发酵进行的堆肥处理过程。
3.2 纳米膜好氧发酵堆肥机;在纳米膜完全覆盖的条件下,通过温度、氧气浓度等传感器反馈机制自动调控加热、强制通风等,实现好氧微生物高温堆肥处理畜禽粪便的装置。装置组成参考《纳米膜好氧发酵堆肥装置》(Q/LXKD 01-2018)要求,即包括纳米膜发酵仓、曝气通风管路及风机、PLC自动控制柜、温度传感器、氧气传感器等。
3.3 预处理;通过机械破碎、添加辅料、接种微生物菌种等方式调整畜禽粪便堆肥原料发酵条件的处理工艺。
3.4 覆膜发酵;堆肥原料中宜腐有机物经过升温、高温、降温至温度稳定的降解过程。
覆膜发酵也叫一次发酵,过程包括升温期、高温期、降温期。堆肥过程中,通过鼻闻判断堆肥发酵进行情况,若产生酸、臭等过度刺鼻气味,需及时调整含水量,使其发酵良好。
启动设备;温度、氧气浓度等传感器插入堆体中,连接控制系统。根据设备使用要求,启动堆肥机。若膜无法鼓起,需要查找相应原因,若膜鼓起时间较长,需通风20~24h。
技术特点
(一)、环保、应用效果稳定、养分损失少:
(1)适宜就地就近处理畜禽粪便,避免远途运输粪便产生二次污染。
(2)纳米膜有效阻控硫化氢、氨气、甲硫醚等异味气体及病原菌等有害物质排放;温室气体、臭气排放量降低50%、90%以上。
(3)无害化处理效果稳定,60℃以上高温持续10天以上,杀灭病原菌、草籽、等,阻止蚊蝇滋生,并降解部分抗生素;
(4)氮养分溢出减少30%以上,养分损失少,肥效增加10%-15%。
(二)、灵活简便、易操作、实用性强:
(1)场地简单,无需建厂房,可露天使用;
(2)操作简便、易学习掌握;简便灵活、易移动,可多点使用。
(3)免翻抛、省工省时,自动化运行,不需专人看管。
(4)发酵周期短,一般为20天。
(三)、投入少、成本低:
(1)占地面积小:处理200m3畜禽粪便的发酵区占地面积小于140㎡;
(2)基建量少:与其他堆肥方式相比,不需要防雨设施等;
(3)设备投入少,生产成本低
接种菌剂
选择牛、猪、蛋鸡、肉鸡等不同畜种的微生物菌剂,腐熟菌剂每kg微生物菌剂处理2~3立方米的物料。若选用其他公司菌剂产品,需至少满足堆肥中添生物含量宜在106/g以上,不得使用未经菌种安全评价或农业农村部登记的制剂,根据固体有机废物类型及特点选用合适微生物菌剂。
建堆
将混匀的物料按梯形建堆,堆体上部宽度一般不低于堆体底部宽度的2/3,堆体底部宽度为发酵区设计宽度,堆体高度一般宜为1.2m~1.8m。布料时应物料均匀、松散,防止出现物料厚度不一致、含水率不均等情况。注:为了气体均匀分布,堆体物料前后、两侧物料布满,防止出现三角形堆体或者高低差异较大堆体;建堆时间不超过2天。
以200立方米堆体为例,通过铲车将混合好物料运至发酵区,建堆,高度、宽度应根据物料种类、特性、堆肥季节等进行适当调整,高一般不低于1.8m,宽6.0m。布料时应物料均匀、松散。
覆膜;将纳米膜完全覆盖在堆体上,利用压边袋或其它方式压实纳米膜边缘,保持边缘不漏气。注:在堆肥发酵前7天保持边缘不漏气,待发酵后期(堆肥12-20天)无臭味、温度较高时,延长通风时间,可以根据情况,适当放气膜处理鼓起紧绷状态,跑水。
二次发酵
若需要进一步提高堆肥产物的腐熟度,可将堆体移出覆膜发酵区继续堆置15d~30d,中间翻堆1~2次。二次发酵也叫陈化或后腐熟,过程包括降温期。二次发酵过程中,严禁再次添加新鲜的堆肥原料。含水率宜控制在40%~45%。为减少养分损失,物料温度宜控制在50℃以下,可通过调节物料层高控制堆温。
二次发酵周期一般为15d~30d。发酵终止时,腐熟堆肥应符合下列要求:
a)外观颜色为褐色或为灰褐色、疏松、无臭味、无机械杂质;b)含水率宜小于30%;
c)碳氮比(C/N)小于20:1;d)耗氧速率趋于稳定。
静态强制通风的发酵装置
静态强制通风法堆肥要求在密闭的发酵池内进行。池形有方形、圆形、矩形、倒锥形等。发酵池池形的选择由进出料的方式所决定。高度一般为3~4 m。发酵池的密封有利于发酵条件的控制和无害化指标的实现。发酵池底设有通风、排水管道,两者可共用。池顶设有排风口,将废气排出并除臭。通风亦可由底部抽风,造成池力负压来实现。这种方法有利于对臭气的控制。风机一般选用离心式风机,风压53.32~66.65 kPa,每立方米堆层风量为0.1~0.2 m3(标准)/S。静态强制性的通风发酵由于是好氧发酵,其发酵周期比厌氧发酵短。但是,由于垃圾一直处于静止状态,导致物料的不均性及微生物生长的不均匀。因此,完成堆肥仍然需要较长的发酵周期,尤其对有机质含量50%的垃圾,静态强制通气较困难,易造成厌氧状态,发酵周期延长,这是它的局限性。
间歇翻堆强制通风发酵装置
间歇翻堆强制通风法堆肥就是对高有机质含量的垃圾在利用堆肥法处理过程中,在强制通风的同时用翻堆机械将垃圾间歇翻堆,一方面防止堆肥物料结块以保持物料疏松而有利通风,另一方面促使堆肥物料的均匀混合,从而加快发酵过程,缩短发酵周期。翻堆机械装置有应用于露天条堆的轮胎式翻堆机和履带式链耙机,用于槽形发酵池的轨道形转子式翻堆机的板式输送翻堆机,用于圆形多层发酵塔形的翻堆桨和圆柱刮板旋转桨,也用于圆柱形密闭发酵池的桥架立式螺旋搅拌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