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景德镇567老厂瓷一般值多少钱?
-
面议
30年来,我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很多老一辈从50年代、60年代、70年代一路走来,见证了社会的发展。随着经济的稳定,渐渐对过去的物品产生了浓厚的情怀!
无论是历史性、绘画艺术,还是制瓷技术,都彰显出特时代的深深烙印,也成就了“567瓷”不可撼动的、无法复烧的特性!
在“红色”藏品大热的今天,“567瓷”无论从任何角度来看,都是具有代表性、具时代气息的瓷器作品,是当代高制瓷工艺的集合,堪称划时代的臻作,留给后代的绝世珍藏!
潘匋宇(1887-1926年),字鼎钧,外号澹湖外史,画室名“古欢斋”,江西鄱阳人。曾任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国画教师。作画清淡雅丽,花鸟、人物均重神韵,从不刻意求“工”,是民国初年粉彩奠基人。“珠山八友”中的刘雨岑、程意亭、汪野亭均出自潘氏门下。
刘仲卿(1889-1969年)字锡祖,江西莲塘人。9岁学画,青年时临摹了故宫大量名画,奠定了扎实功底,中年后专攻粉彩花鸟、虫草,自创一套特的点线技法,使画面流畅自然,细腻生动。花卉、蝴蝶为,颇具雍正时期粉彩之风格。
王步(1989-1968年),字仁元,外号竹溪道人,晚年称陶青老人,画室名“愿闻吾过之斋”,江西丰城人。九岁时到景德镇学画青花,后在吴霭生门下仿制清代青花瓷,又在王琦影响下,学习中国画。他运用水墨画技法和“铁线描”笔法,绘制青花山水、人物、花鸟,创造了明清以来未曾得见的新风貌,可谓“”。抗战期间,他创作出一批风格特的粉彩瓷,题材有怪佛、菊花等。晚年作品笔力豪放,青花画法犹如国画泼墨,人称“青花大王”。
汪大沧(1906-1952年),字一粟,外号桃源老农,安徽黟县人,早年毕业于浮梁乙种工业窑业学校饰瓷科,以秃笔画粉彩山水,用笔简练,因常与“珠山八友”配画而名重一时。
刘希任(1906-1967年),画室名“再思轩”。自幼喜爱绘画,30年代已成名,擅长画人物,风格与王琦相近,先为南昌丽泽轩瓷庄绘瓷,抗战胜利后在南昌自设中南瓷庄,自产自销,是南昌很有成就的艺人。
潘庸秉.(1900-1961年),江西鄱阳人。1925年在北京任绘瓷技师,擅画花鸟、山水,1954年任景德镇陶瓷研究所副所长,以研究颜色釉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