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桦茸为不孕子实体近球形或不定形块状。直径7~36cm,表面坚硬,黄褐色至黑色,有明显凹凸不平开裂的小块。菌肉黄褐色,菌丝为二系菌丝系统。生殖菌丝淡黄色,有隔,无锁状联合,直径4~6μm。骨架菌丝为刚毛状菌丝,黄褐色,直径5~6μm,难发现子实体。菌肉组织由褐色刚毛状菌丝和淡黄色生殖菌丝组成,厚壁,有轻微的、模糊不清的坏纹,明亮淡黄褐色,刚毛体暗褐色。
桦褐孔菌菌核呈现瘤状(不育性的块状物),外表黑灰,有不规则沟痕,内部黄色,无柄,深色,表面深裂,很硬,干时脆,皮壳状薄,暗褐色;菌肉木柱质,有轻微的、模糊不清的环纹,鲜(明亮)淡黄褐色。孢子 阔椭圆状至卵状,光滑,有刚毛。白桦茸它是一种生于白桦树上的药用真菌,这种真菌活性,会不断吸取桦树的养分。
白桦茸中的桦褐孔菌可以显著增强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活性。这些酶可降低糖尿病小鼠的丙二酸水平,同时修复已损伤的胰腺组织。白桦茸抗病毒作用也为降低胰岛毒性,促进胰岛素分泌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