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生物安全及疾病控制领域的研究及科研工作,在世界范围内爆发SARS,禽流感,疯牛病(BSE)等恶性强传染性疾病后,此类研究工作更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为了更好的为此类科研工作服务,国家相应制 定了《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7)用来规范和完善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设计,施工及管理。在该“要求”中对生物安全实验室所使用的空气过滤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并且提出 “如果排风HEPA 安装在实验室外的设备层(间),具备利用气密袋安全进行更换的条件”。
袋进袋出过滤器出现于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广泛的应用于各种高危险性或高隔离要求的领域,例如:化学和生物(CB)防护、化学、生物及放射(C B R )防护、核化、生物及化学(NBC)防护、医院隔离房间、制药设备、微电子环境、食品加工区域、生物研究、遗传与生物技术实验室、工业处理排放系统、化工处理设备、动物疾病研究试验室、放射性同位元素处理设备、核电站、战略核设施,D.O.E 设备、军事基地等。
一般情况下,袋进袋出过滤器由过滤单元与检测单元两部分组成,简单的过滤单元仅包含粒子过滤器,如果空气在进入袋进袋出过滤器之前没有其它过滤设备,则需要配置预过滤器保护粒子过滤器,如果过滤气体有吸附要求,则配气体吸附过滤器;检测单元指自动(或者手动)精细扫描检测装置。
除了以上的主要组件,袋进袋出过滤器箱体上还有一些配套的设备,比如压力表、测压孔、快速连接口等,这些部件与箱体之间都设置了微型的粒子过滤器,以与外界的隔离。袋进袋出过滤器加上与之配合的气密隔离阀(Bubble Tight Iso-lation Dampers)组成了完整的空气过滤隔离系统,在北美此系统称为“ 隔离防护系统(ContainmentSystems)”。
袋进袋出过滤器的过滤单元数量决定了其组合的方式,水平方向上排列过滤单元的个数称为W,高度方向上排列过滤单元的个数成为 H,如果某袋进袋出过滤器为2H2W型,则说明其水平及高度方向上各有 2 组过滤单元,箱体内共有 4组过滤单元。同时过滤单元的数量也决定该袋进袋出过滤器的风量,以经常使用的 24 英寸 ×24 英寸(610mm×610 mm)HEPA 为例,其在 250 Pa 阻力下过滤风量为 1700 m3/h,那么上述 2H2W 型过滤风量为6800 m3/h。在过滤单元组合时,水平方向上过滤单元的数量是有限制的,如 610 mm×610 mm 的过滤单元多只能排列三组(3W),这样才能在更换时操作人员能够顺利更换深一组过滤单元,而在高度方向上一般没有具体限制,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特点
经过实验证明,这种检测方法可以完全模拟并取代传统的气溶胶检测方法,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还存在明显的优势,可以节省传统方法中要求的过滤器上游及下游的10 倍管径长度的混流段风管,这样就可以确保过滤设备大程度的接近排风口,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性,而且节省大量的风管安装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