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导轨磨床回收泰州二手磨床回收厂家欢迎您
-
面议
当然,螺丝帽里如果有漆不一定是翻新的,因为现在有的厂家喷漆的时候是把螺丝一起喷的,但如果螺丝帽里有脏东西也被一起喷上漆了,那就是机床回收后翻新了。因此,多看看螺丝对于辨别是否翻新的机器很有帮助。再看溜板的齿条,这个地方要看清,不要有缺螺丝的现象,不要有垫过垫片的,试着走走大溜板,在接齿条的地方不应有过渡不良的感觉;再试着走走其他的能动的地方,机床回收感觉一下是否异常,都正常的话,那就用手用力的晃一晃刀台上的手柄,看看有没有哪个地方动的比较大,比如大溜板和床身之间。
试,Z重要的是看看调整镶条的大小,镶条的厚度越小越好,说明没有太大的磨损或没有大修过。所有的都看完了,那么就要试试机械结构了,所有的转速,进给都要试一下,机床回收特别是进刀要试一下,挂上走刀后要来回的搬几下,看看走刀掉不掉。试完后看看光杠丝杠磨损大不大
按机床工作部件的数目不同可分为单刀和多刀机床或单轴和多轴机床等。
按自动化程度不同可分为手动操作机床、半自动机床和自动机床三种。半自动和自动机床在机床型号中分别用汉语拼音字母B和z表示。
随着机械行业的发展,新机床也在不断地出现,运渐实现数控化、智能化,加工工序也更加集中,一台机床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如具有自动换刀功能的数控镗铣床,集中了钻、铣、镗等多种类塑机床的功能。由此可见,新型机床的出现势必也要引起二手机床回收分类方法的改变。
落地式铣镗床铣刀
由于落地式铣镗床以加工大型零件为主,铣削工艺范围广,尤其是大功率、强力切削是落地铣镗床的一大加工优势,这也是落地铣镗床的传统工艺概念。而当代落地铣镗床的技术发展,正在改变传统的工艺概念与加工方法,高速加工的工艺概念正在替代传统的重切削概念,以高速、高精、带来加工工艺方法的改变,从而也促进了落地式铣镗床结构性改变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当今,落地式铣镗床发展的Z大特点是向高速铣削发展,均为滑枕式(无镗轴)结构,并配备各种不同工艺性能的铣头附件。该结构的优点是滑枕的截面大,刚性好,行程长,移动速度快,便于安装各种功能附件,主要是高速镗、铣头、两坐标双摆角铣头等,将落地铣镗床的工艺性能及加工范围达到,大大提高了加工速度与效率。
传统的铣削是通过镗杆进行加工,而现代铣削加工,多由各种功能附件通过滑枕完成,已有替代传统加工的趋势,其优点不仅是铣削的速度、,更主要是可进行多面体和曲面的加工,这是传统加工方法无法完成的。因此,现在,很多厂家都竞相开发生产滑枕式(无镗轴)高速加工中心,在于它的经济性,技术优势很明显,还能大大提高机床的工艺水平和工艺范围。同时,又提高了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当然,需要各种不同型式的高精密铣头附件作技术保障,对其要求也很高。
高速铣削给落地式铣镗床带来了结构上的变化,主轴箱居中的结构较为普遍,其刚性高,适合高速运行。滑枕驱动结构采用线性导轨,直线电机驱动,这种结构是高速切削所必需的,国外厂家在落地式铣镗床上都已采用,国内同类产品还不多见,仅在中小规格机床上采用线性导轨。高速加工还对环境、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又产生了宜人化生产的概念,各厂家都非常重视机床高速运行状态下,对人的安全保护与可操作性,将操作台、立柱实行全封闭式结构,既安全又美观。
落地式铣镗床回收主要加工各种型面的大型、超大型零件,其工艺特点是配有大型落地式平台(工作台尺寸不受限),可加工超长、超宽的零件。同时,还可配备回转式工作台,即能作回转分度,还可作径向直线运动,通过分度完成对零件的多序加工,大大提高了工艺范围。现在,意大利Pama(帕玛)公司生产的落地式铣镗床配备了倾斜式可调角度的工作台,进一步拓宽了加工范围。而大功率、切削是落地式铣镗床的一大加工优势,高速、高精的技术要求越来越影响着落地式铣镗床的技术发展,是提高落地式铣镗床工艺水平的重要手段。因此,落地式铣镗床正在改变单一的大功率、切削,而更多地融入高速、高精的工艺技术内涵。现在,滑枕式结构成已为高速铣镗加工的主要结构型式,滑枕截面大,刚性高,高速运行稳定性好,便于装卡各种铣头附件以实现高速加工。
措施
1、检查Y轴状态是否由“2”变为“3”,Y轴实际值应大于速度转换点值,如果不是需调整快进部分参数;
2、重调Y轴折弯部分参数;
3、检查是否为编程操作原因,还是参数设置原因,或者是液压原因;可借助压力表、万用表等先检测主压力及比例压力阀的信号,再检查比例压力阀、主减压阀是否被卡住,然后检查滤芯及油液,Z后检查油泵及其联轴器
十,有时主电机自动停止,热继、断路器保护
原因
1、比例压力阀、主减压阀被卡住,机床一直在加压状态;
2、滤芯堵塞,出油不畅,油泵压力一直很高;
3、油液使用时间太长,已污染;
4、油品质量太差;
5、断路器、热继出问题,达不到额定电流就动作;
6、系统控制压力输出部分故障,发出错误的信号,使比例压力阀一直工作;
措施
二手数控折弯机回收再使用,还是在欧共体机电产品的CE中都是属于强制性执行的重要内容。对“人员和财产的安全性,控制响应的同步性及维护的便利性”明确“不宜以上述基本要素来获取。”(IEC204.1,GB5226.1)但在实际维修改造工作中,仍然有以下现象出现:
现象1:电气柜防护等级不够
我们曾经受人委托对武汉折弯机回收进行改造后的验收,该设备的电气柜为一人多高(约1800MM)单门宽约800mm,没有门开关。不使用工具既可将电柜门打开,进入电柜内部。电柜内器件的防护等级为IP1.1。显然该设备的电气柜结构违反了GB/T5226.1─6.2.1中的下述规定:“只有在下列的一种条件下才允许开启护壳(即开门、罩、盖板等):a)使用钥匙或工具由熟练机械人员或见习员开启护壳,操作时可能不适宜开电气设备。
b)开启护壳之前先切断其带电部件;这个要求可由门与切断开关(如电源切断开关)的连锁机构来实现,使得只有在切断开关开后才能打开门,以及把门关闭后才能接通开关。c)只有当带电件直接触电的防护等级至少为IP2X或IPXXB时(见IEC529),才允许不用钥匙或工具和不切断带电部件去开启护壳。”金属加工,内容不错,值得关注。因此,该设备电柜的防护等级远未达到“只能允许熟练技术人员进入,并遵守要求(IEC364─4─41IEC─4─47IEC439─1)。”由此埋下的安全隐患可想而知。
数控折弯机机床等设备的电气柜通风,在“正压”方式,在一些机床改造中却没有实现。我们曾遇到一台国产机床,采用负压通风,其刀架上的切削液沿蛇皮软管进入电柜。电缆地沟中的潮气、切削时的粉尘等等都沿着各通道、缝隙进入到电柜中。该机床使用大约一年左右的时间,电气柜内线路板及各电气件上一层污垢,明显的水汽(凝露)痕迹。该机床故障频频,影响了生产的正常进行。在GB5226.1─13.3中明确规定“控制装置的外壳一般应具有不低于IP54的防护等级(见IEC529)。”由此可见,不按标准行事,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