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哪里有古建筑设计施工报价
-
面议
及时发货
交易保障
卖家承担邮费
阙作为汉代宫殿、祠庙和陵墓种表示尊严的装饰性建筑,通常立于门前甬道的两旁,它既是一种古老的建筑艺术,又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特性,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表现之一。
人生离不开建筑。在历史的研究中,建筑是很重要的研究对象,我们可以借此了解古人的特质与精神文化。建筑物忠实地记录了时人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
阙是我国古代设置在宫殿、城垣、陵墓、祠庙大门两侧标示地位尊崇的装饰性建筑物,因此也称阙门或门阙。阙门起源于周代,历经汉唐,延续至明清,从未中断。随着各个时期社会历史情况的不同,阙门的形制亦代有演变。
汉阙源流。阙,初称“观”,它的历史十分悠久。据文献记载,周代时阙门这种建筑形式已经存在,主要为宫阙和城阙。《三辅黄图》曰:“阙,观也,周置两观,以表宫门,其上可居,登之可以远观,故谓之观。”文献中记载早的城阙见于《诗经》,《诗·郑风·子衿》曰:“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于是阙除了宫阙、城阙外又有了门阙、墓阙之分。汉代的城门、宫室和显宦的宅第,往往都要立阙,以象征王权的尊严或门第的。东汉时开始出现全用石料建在宗庙祠堂、墓家神道前的石阙,石阙不易毁坏,历数千年沧桑,部分得以留存。可以成为我们进一步了解、研究的对象。
魏晋南北朝以后至明清时代,阙门作为一种礼制性建筑仍然存在,又有所发展和变化,阙门的种类明显减少,虽然有些新的阙门形制短暂出现,但不是阙门的主流形制。短期流行的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坞壁阙,北齐时期的石棺阙等。隋唐时期阙的主要形制为宫阙和陵阙。宫阙如大明宫含元殿前的栖凤阁、翔鸾阁,就是典型的宫殿三出阙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