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联系人刘工公司名称曲阜市中源古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纹饰图案鱼虫鸟兽号105081629
坡形屋顶和上面的正脊与正吻的明器上已能见到。明器是汉代的一种陪葬品,用陶器制作成各种房屋、人物、动物和器物的模型,将它们与墓主人一起下葬置于地下墓室之内。这是因为古代相信人死后只是身体的消亡。而人的灵魂永远不灭,它将一直生活在另一个”冥间”的世界,所以要制作这些模型与主人一起送到“冥问”去供他们使用。

龙吻-龙纹造型,四爪腾空,尾部上翘,张口吞脊,背负宝剑,这便是"大吻"。 大吻是由古代建筑上的鸱(chi)尾演变而来的。因其安置在建筑的正脊上又称"正吻"。形似龙而称"龙吻"。走兽-檐角上垂兽和仙人之间的小兽统称"走兽"。

正吻。屋面正脊两端为正吻兽。正吻又叫“鸱(音“赤”)吻”、“大吻”,是古建筑正脊两端常用的装饰。正吻为一龙头,张开大嘴咬住正脊。相传,正吻是龙生九子之一,生来好望,能喷云吐雨,将它安在屋脊上以防止火灾。

正吻为官式叫法,民间叫螭(chī)吻或鸱(chī)吻,俗称吞脊兽。传说中,螭吻是鱼和龙的结合体,龙生九子之一。它龙头鱼身,为水之精,能避火防灾。建筑中将其放置于正脊两端,口吞正脊,吞脊兽之说由此而来。除了取避火防灾寓意外,正吻也是古代建筑屋面中体量大的琉璃构件。
仿古大殿正吻又称为吻和大吻,是明清建筑屋顶的正脊两端的装饰构件,可用于墙脊上,通常为龙型,兽头朝内张口衔脊,背部有钉子和屋脊相连。仿古大殿正吻位于正脊两端和垂脊的交汇点,正是防水较为薄弱的环节,因此其作用是加固正脊,防止渗漏。主要用于高等级大殿,如宫殿、坛庙等地。
琉璃吻兽在建筑上还有其他特殊功能,正脊和檐角是殿顶两坡的交汇点,雨水从交汇点的缝隙容易渗入,吻兽在此起到严密封固瓦垄,使脊垄既稳固又不渗水。为了防止各斜脊瓦件的下滑,使用了钉子把它们钉到大木结构上,又为避免钉孔漏雨,便加盖钉帽,古代匠师巧妙地把钉帽加以美化,就形成了各斜向屋脊的吻兽。吻兽类的装饰大大丰富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