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环特殊软件版本:
1、正常模式+马拉松模式;
2、正常模式+体育课模式(每秒检测心率,每30S传输30个心率数据)
3、正常模式+持续蓝牙广播
手环应用模式~ 普通模式:合适于各种场景。
1.1 佩戴检测,定位级Wifi-GPS,缺省每10分钟检测健康数据和定位并上报。长按按键3S SOS报警
(可以调整定位级和定位间隔,也可以设置蓝牙定位)。
1.2 手环默认是普通模式,可以切换到隔离模式
在手环about菜单界面长按5s会切换到隔离模式。隔离模式在about界面长按5s会切换到普通模式
智能手环特色1:
手环小巧、轻便、防水,合适于所有人群全天候无感佩戴
超小尺寸、超轻重量:43 x 23 x 13 mm / 25g
IP67防水
超长待机、充电方便(强吸附充电、充电灯显示)
低功耗设计、实现超长待机
内置低功耗MCU处理器
内置低功耗物联网NBIOT模块(CAT-M, LoRaWAN);贴片物联网卡
内置低功耗蓝牙BLE、低功耗Wifi
APP支持Android和IPHONE手机,功能如下:
设备管理
设备绑定
定位管理
电子围栏
轨迹回放
健康数据
数据下发
各类报警(SOS、出入电子围栏、低电、关机)
其他功能
中小学生体育与健康课运动负荷监测与评价系统---学生体育课运动负荷监测的意义
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是指每一次课堂中学生做练习时身体承受的生理负荷量。负荷量和负荷强度是影响体育课运动负荷的两个因素。练习次数、时间和总重量是影响负荷量的主要因素。速度和负重量是影响负荷强度的主要因素。对于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来说,只有在一定的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刺激下,人体形态,机能以及技术的掌握才会有所改善和提高[2]。多年来,体育课程的运动负荷一直是评价体育课好坏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测定心率和练习密度来进行分析和评定。
体育课心率的测定:在上课之前测出相对安静的脉搏次数;开始部分后,定时测试;练习前后测试;课的结束时测试;课后3~5min,观察学生恢复状况。每节课测定不少于分别测10次。每一次测量的时间,一般只测试10s的脉搏次数,再换算为1min心率。记载每一次测试的的时间、情况,以便做心率动态分析。
平均心率计算:各测次心率之和除以测定次数。
心率指数:平均心率除以安静心率,供运动负荷评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