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收购三元锂粉/极片回收纯钴极片工厂
-
¥168.00
行规是按镍和钴为计价基准,锂等折算在镍和钴之中。所谓的折扣系数,就是参照市场上镍和钴的价格,计算出一个总值后,按一定的折扣定回收价。以往一般是60%左右回收,现在已涨到130%甚至140%。
广州巨湾技研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向东说,因为再生利用的回收价格与钴、镍等材料价格挂钩,一段时间内确实存在一天一个报价,并且不断上涨的现象。
在此情况下,有企业在观望。“因为碳酸锂等原材料的价格波动太大,近期已有不少动力电池回收企业暂时不收货了,粉料也没人买了。”黄向东说。
一些企业正在降库存。“现在很痛苦。”赣州市豪鹏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区汉成说,去年到今年,回收成本翻了两三倍,企业现在是低库存、快周转,进一批货,赶紧出一批,不知道什么时候价格会掉下来。
也有企业开始囤积居奇。多家企业向记者反映,目前行业存在明显的投机情绪。黄向东说,一些材料商待价而沽不放货,一些贸易商囤积居奇抢货。
多重因素致废旧电池回收价格上涨
认为,本轮废旧电池回收价格上涨,多重因素交织。供需关系趋紧是涨价的基本盘,电池原材料上涨是源头,投机炒作是非理性上涨的推手
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大涨是直接、主要的原因。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4月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2月,锂电直接使用的一阶材料环节,相关产品产量同比增长超过65%;锂电间接使用的二阶材料环节,市场价格呈现高位运行并持续上涨。2月底,一阶材料环节相关产品和二阶材料环节相关产品的价格分别突破48万元/吨和44万元/吨。
抢购、投机等市场行为也助涨了电池回收价格。黄向东说,一些企业担心抢不到货求购,一些企业投机囤积,加剧了市场紧张。一家锂电池告诉记者,2021年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1.6倍,而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却超过9倍,需求与价格增长明显背离。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也认为本轮原材料价格超常规上涨属于非理性上涨,存在炒作方为抢抓锂产能扩张前的后窗口期,囤积居奇、蓄意哄抬物价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电池设计容量可以通过式(4)计算:
电池设计容量=涂层面密度×活物质比例×活物质克容量×极片涂层面积 (4)
其中,涂层的面密度是一个关键的设计参数,压实密度不变时,涂层面密度增加意味着极片厚度增加,电子传输距离增大,电子电阻增加,但是增加程度有限。厚极片中,锂离子在电解液中的迁移阻抗增加是影响倍率特性的主要原因,考虑到孔隙率和孔隙的曲折连同,离子在孔隙内的迁移距离比极片厚度多出很多倍
N/P要大于1.0,一般1.04~1.20,这主要是处于安全设计,防止负极侧锂离子无接受源而析出,设计时要考虑工序能力,如涂布偏差。但是,N/P过大时,电池不可逆容量损失,导致电池容量偏低,电池能量密度也会降低。
而对于钛酸锂负极,采用正极过量设计,电池容量由钛酸锂负极的容量确定。正极过量设计有利于提升电池的高温性能:高温气体主要来源于负极,在正极过量设计时,负极电位较低,更易于在钛酸锂表面形成SEI膜
粉体颗粒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粉体的质量。根据粉体所指的体积不同,分为真密度、颗粒密度、堆积密度三种。各种密度定义如下:
a. 真密度指粉体质量除以不包括颗粒内外空隙的体积(真实体积),求得的密度。即排除所有的空隙占有的体积后,求得的物质本身的密度
电解液填充在多孔电极的孔隙中,锂离子在孔隙内通过电解液传导,锂离子的传导特性与孔隙率密切相关。孔隙率越大,相当于电解液相体积分数越高,锂离子有效电导率越大。而正极极片中,电子通过碳胶相传输,碳胶相的体积分数,碳胶相的迂曲度又直接决定电子有效电导率。孔隙率和碳胶相的体积分数是相互矛盾的,孔隙率大必然导致碳胶相体积分数降低,因此,锂离子和电子的有效传导特性也是相互矛盾的,如图2所示。随着孔隙率降低,锂离子有效电导率降低,而电子有效电导率升高。电极设计中,如何平衡两者也很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