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屏区四害消杀公司
-
面议
质量管理规范
1.良好地社会效益:群众满意率超过 90%.确保服务区域蚊、蝇、老鼠、蟑螂等四害的孳生得到控制,群众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并提高,赢得群众好评,使公益行为的良好形象深入人心,为和谐生活做出应有的努力。
2.满足并招标人提出的服务质量标准:经过定期防治,使服务区域环境内虫鼠密度达到以下规定的灭虫标准,并在合同有效期内保持符合标准的状态.
灭鼠标准
服务区域不同类型外环境累计 2000 米,鼠迹部超过 5 处;15 平方米标准房间布防 20
×20 厘米滑石粉块两块,一夜后阳性粉块不超过 3%;有鼠洞、鼠粪、鼠咬痕迹的房间不超过 2%;防鼠设施不合格处不超过 5%。
灭蚊标准
各类水体用 500ml 收集勺采集水体中的蚊幼虫或蛹阳性率不超过 3%,阳性勺内幼虫或蛹的平均数不超过 5 只;内外环境各种存水器和积水中,蚊幼虫及蛹的阳性率不超过
3%;白天人诱蚊 30 分钟,平均每人次诱获成蚊数不超过 1 只。
灭蝇标准
服务区域外环境累计 2000 米蝇类孳生地不超过 3 处,垃圾收集点(箱、车、房)等处蝇幼及蛹的检出率不超过 3%;阳性房间不超过 3%,平均每阳性房间不超过 5 只。
灭蟑标准
服务区域内下水道、窑井等处蟑螂成虫或若虫阳性率不超过 3%,平均每处大蠊不超过 5
只,小镰不超过 10 只,服务区域群众满意率达到 90%以上
灭蚊:服务区域绿化带、窨井、公厕、建筑物周边杂物堆放处以及成蚊活动集中场所采用菊酯类药物进行滞留喷洒或击倒性杀灭; 7-9 月蚊虫活动高发季节,在傍晚用悬浮剂使用低容量喷雾器进行空间喷洒,减少蚊子繁殖几率;在潜在孳生蚊幼的小型水体中喷洒球形芽孢杆菌稀释杀灭蚊幼;雨后一周内补杀一次。窨井、排污口以及污染严重水体中用有机磷进行消杀。按周期进行消杀.
灭蝇:服务区域的垃圾容器、垃圾站、公厕、窨井周围下水道附近以及建筑物周边等各类成蝇活动场所和孳生地选用菊酯类药物进行滞留喷洒和击倒喷洒;大型滋生地采用背负式喷雾器进行迷雾喷洒;7—9 月雨季期间,雨后一周内补杀一次。按消杀周期进行消杀。
灭鼠:检查建筑物周边等处的毒饵洞并进行投饵,封堵、填埋疑似鼠洞,检查绿地和道路,对鼠洞进行投药并封堵处理。
灭蟑螂:对各类窨井、排水口、排污口选用烟雾机(弹)或菊酯类药物进行熏杀或滞留喷洒。
排查蚊蝇孳生地,提供整改建议并督促执行。
“四害"防制实施方案工作流程
1、现场勘察
每次服务都认真、细致检查和勘查服务区域的环境,排查虫鼠害孳生藏匿或通行的场所以及结构漏洞。了解并记录蚊蝇、蟑螂、鼠类活动的现状。
2、建立档案
整理勘察资料,建立服务区域档案.
3、分析并制定实施方案
根据四害活动情况,分析孳生的原因,定制各个不同区域的虫害控制方案。
4、技术实施
4.1根据计划定期对服务区域进行科学合理的综合防治,实施现场消杀作业
4.2每次作业填写日作业报告单,包括:服务区域、用药及器材情况,环境监测中出现的问题,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等及需要进一步改进的要求和措施。
4.3每月进行一次工作总结,据当月作业情况制定跟踪计划;每月提周上报下月工作安排和计划,次月 5 日前上报该月工作总结,接受各级检查监督,
4.4根据虫种和季节的不同每季度、每年做出虫鼠害趋势分析报告,内容包括虫鼠害活动情况分析、总结并定制更完善的防制计划等。
4.5鼠类每三个月进行一次活动趋势分析。
5、效果评估
定期监测与回访,根据每次监测的数据及现场了解情况每月做出分析报告,及时评估消杀效果。
6、整改措施(巩固)
根据效果评估做出整改措施并跟踪实施整改措施,进入下循环流程。
药物投放与喷洒技术指标及实施方案
蚊类防治
灭蚊幼
1、防治区域:小区小型水景、积水、花草等的盆罐、废旧轮胎等杂物堆积有积水处,水周围相对阴暗的环境.
2、药物选用:球形芽孢杆菌悬浮剂,或选择 5%倍硫磷颗粒;水质污染严重区域
(臭水坑等)使用有机磷类杀虫剂,但使用定检查水体中是否有鱼类等活物,如仍有活体则禁止使用有机磷类杀虫剂。
3、药物剂量:生物灭蚊幼药剂使用量为缓流型水体 5 克/平方米,静水型水体 3 克/ 平方米,不得使用化学杀幼剂。有机磷类杀虫剂一般 1:300 倍使用.
4、防治方法及时间安排:
检查所有孑孓潜在孳生地,鉴定害虫程度,破坏其孳生环境,干扰其繁殖.
用机动背负式喷雾器直接喷洒生物混合悬浮剂或 20 倍稀释后喷洒,每年 4—10 月,20 天左右为一周期,雨后一周内及时加强喷洒.
不易接近水体的水域可采用加长柄的投药器具将颗粒剂型的药洒进水体,一般 20 天一次,雨后一周加强一次。
小型积水处可进行喷洒或颗粒投放,一般 20 天一次。
污水沟、下水道、雨污水窨井或污染严重的水体进行化学药剂喷洒或化学颗粒剂投放。
1、防治:茂密的绿植,阴暗空气流通较少的空间;
2、选用药物:5%氯氟氰菊酯水乳机、环卫乐等、
3、防治方法及时间安排:
用手动过机动喷雾器喷洒,蚊虫高发季节在蚊虫高密度区域傍晚或晚上用速杀杀虫剂进行低容量空间喷洒或直接喷洒;4—10 月每 10 天进行一次,30-50ml/㎡的滞留施药。
11 月至次年 3 月进行越冬蚊蝇的杀灭,主要是窨井和游园有暖气的地方和建筑物向阳处阴暗处等。
1、防治区域:道路两侧绿化带;五小集中路段及集贸市场、堵疏结合点路段的道路两侧及雨污水窨井杂物堆积处、绿化带、小游园、公厕、垃圾中转站、垃圾箱处等。
2、药物选用:选用 0。005%溴敌隆毒饵等抗凝血杀鼠剂.
3、防制方法及时间安排:
定期检查防治区域包括绿化带、游园公厕、垃圾中转站等附近,填堵绿地疑似鼠洞,清理残留食物等,破坏鼠类生存环境.
在游园围墙或建筑物隐蔽处设置毒饵洞,定期投放毒饵,每洞投毒饵 20-50 克,定期检查补充,防止毒饵霉变失效。
查找鼠洞,每洞投放毒饵 20 克后封堵鼠洞。
每年在春季(3 月)和冬季(12 月)进行两次大规模集中灭鼠,集中灭鼠时,采用连续
7 天投放检查,发现死鼠及时深埋处理,及时封堵鼠洞.下水道井口可用灭鼠腊块沿井
壁吊挂于离水面 5 厘米处,每井口一块。
4、灭鼠宣传
由于过去使用急性灭鼠药,发生过很多安全事故,群众对鼠药投放存有戒心,因此在进行灭鼠药物投放之前应进行广泛的群众宣传,在服务区域所在的游园、五小集中区域
等进行鼠类防治及其他害虫的防治知识的宣传,使居民理解并接受虫害防治行为,进而积极配合防治,清理各类孳生环境,达到群防群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