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新苗圃福建山樱花苗,湘西定做山樱花苗价格实惠
-
¥1.50
福建山樱花园林 早春着花,色鲜艳亮丽,枝叶繁茂旺盛,是早春重要的观花树种,常用于园林观赏。以群植,也可植于山坡、庭院、路边、建筑物前。盛开时节花繁艳丽,满树烂漫,如云似霞,极为壮观。可大片栽植造成“花海”景观,可三五成丛点缀于绿地形成锦团,也可孤植,形成“万绿丛中一点红”之画意。樱花还可作小路行道树、绿篱或制作盆景。
樱花具有很好的收缩毛孔和平衡油脂的功效,含有丰富的天然维生素A、B、E,樱叶黄酮还具有美容养颜,强化黏膜,促进糖分代谢的药效,是可以用来保持肌肤年轻的青春之花。
樱花具有嫩肤、增亮肤色的作用,是护肤品的重要原料之一,樱花通常需要通过提取精制,曾把樱花运用三高新鲜提取技术提炼成樱花粉嫩油,樱花提取物中有一种叫樱花酵素的成分常用来祛痘。
建山樱花幼树的养护管理 闽西北地区福建山樱花幼苗迟可于每年3月底前定植,定植间距为60 cm,定植后1个月可成活。每年3—6月是闽西北地区福建山樱花生长旺季,叶片茂盛、树体增高、主干增粗。在此期间,幼树的主干上将不断长出侧枝、侧芽,为了不影响主干增粗长高,要及时抹除侧芽。定植后注意做好杂草防除工作,结合中耕松*进行人工除草,保持*壤疏松透气。幼树主干较柔弱,当主干长至1 m时需立竹竿支撑,在幼树生长过程中要时刻关注绑扎情况,适时解绑,避免产生勒痕,影响主干。如遇夏季持续高温,需适当浇水,保持*壤湿润,但要避免积水导致烂根。幼树生长至11月,叶片逐渐脱落,主干明显增粗,高度约达2.5 m。待幼树完全落叶后进行修剪定干,定干高度为1.6m,定干后将侧枝全部剪去,留一单干。入冬前后对幼树施1次商品有机肥,施肥量约为1.5 kg/株。冬末春初,樱花长叶初期再施1次缓效复合肥,施肥量150 g/株。
福建山樱花嫁接繁育 于每年12月底至1月初,选用一年生地径1.0~1.5 cm的福建山樱花作为砧木,将砧木截短至20 cm后进行嫁接,选用5~6年树龄的一年生枝条的休眠芽作为接穗,采用单芽切接法。嫁接后将嫁接植株移植于疏松透气、肥力较高的泥炭*营养钵中,栽后及时浇水定根,并套上1个透明塑料袋,扎紧袋口,以提高空气湿度,减少水分蒸发,防止接穗失水萎蔫。嫁接苗培育初期均在塑料大棚内进行,日常管理主要进行浇水和除萌,接穗开始生长后及时去除塑料袋,待株高30~50 cm时移到圃地种植,成活后转入正常管理。
福建山樱花扦插繁育 于每年初春,福建山樱花萌芽前,结合树体修剪,选择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的植株作采穗母树,剪取当年生半木质化的枝条作插穗,插穗长度10~15 cm,上端平口,基部斜面,保留插穗上端1~2片叶,但只留1/2片叶,剪好的插穗置于清水中浸泡备用。插床以1份河沙∶1份园*混合组成,充分混合平整后喷施600 mg/L 60%戊唑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溶液进行灭菌。扦插前,将插穗置于500 mg/L国光牌强力生根可湿性粉剂和50 mg/L高锰酸钾混配的溶液中浸泡30min,后取出扦插,扦插深度6~8cm。扦插后需精心管理,在插床上方搭设50 cm高的塑膜拱棚并覆盖遮阳网。插后浇水应浇透但避免过湿,防止烂根,同时做好通风透气工作。一般插后30 d即生出根瘤,60d后可逐渐延长阳光照射时间。
福建山樱花果实于每年4月中下旬由青绿色转为金黄色,闽西北地区可于4月中旬开始采收,采收的果实放置于阴凉、通风的室内完成后熟,防止鸟食和爆裂。完成后熟的果实呈暗红色,将果肉洗净后收集种子,并将种子置于1g/L 60%戊唑多菌灵溶液中浸泡60 min,后将种子清洗、晾干。福建山樱花播种前需进行催芽处理,将种子与河沙按1∶3~4比例混合沙藏装袋,储存于4℃冷藏环境中,70~80d后胚芽破壳裸露,可进行播种。经试验对比,行穴盘育种后移栽种植可有效提高成株率。播种后应注意水分管理,保持*壤湿度,但不能积水,30d后苗高可达3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