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碳核查ISO14064认证
-
面议
"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是更为直接的控制指标,打破了能耗双控指标对可再生能源发展和能源化工产业的约束,能够更好服务我国“双碳”战略。
虽然从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转型是一个必然趋势,但一定要循序渐进,切忌急躁冒进。"
"为什么要做ESG报告?
☑ 企业
日益增加的对企业ESG绩效和披露的监管和审查
ESG议题的信息差距
ESG管理和披露尚未统一的标准化方法
难以将企业行为与SDGs保持一致
☑ ESG评级机构
数据源的可靠性和评级数据的准确性
方法学的科学性和质量
确定相关议题或实质性议题的具有一定的挑战
评估和评级不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
☑ 绿色金融服务供应商、PE 和投资集团
越来越关注非财务风险和ESG披露
缺少统一的标准、规范和指南
法律法规的不确定性
数据和指标不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
全球对企业 ESG 监管政策呈逐年上升态势。ESG 在金融领域的监管政策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2015 年之前,各国的监管政策以鼓励为主,目的在于引导和帮助投资机构评估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 ESG 风险和机遇。鼓励机构增强内部的 ESG 能力建设,包括但不限于搭建内部ESG 数据库、评价体系和研究体系。2015 年之后,监管对 ESG 信息披露的要求趋严,监管开始逐步强制要求企业、投资机构对 ESG 信息进行详细披露,且披露的范围在扩大和细化。如香港联交所于 2015 将披露准则从自愿遵守提升到“不遵守就解释”;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原则和建议是否考虑了可持续性因素,也采取了“不遵守就解释”原则;伦敦证券交易所要求上市公司进行 ESG 信息披露时,不仅提出披露定性环境治理要求,还需要披露定量碳排放指标。对机构的要求也不仅仅停留在内部的能力建设,还需要加强对价值链上被投企业的赋能,要求机构履行股东权益,定期与企业做 ESG 层面的深度沟通,并在此基础上审慎地行使投票权。通过深度参与,推动被投企业将 ESG 纳入到实际经营和管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