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湖供水井施工轻型井点降水用水井大小基坑降水
-
面议
井点降水是选点,然后是井点冲孔,人工将冲孔管对准井点位置,启动高压水泵,水压控制在0.4~0.8MPa,在高压水冲击下冲孔管开始下沉,并不断地升降冲孔管。在射水与冲孔管冲切作用下,大约在5~10min时间之内,冲孔管可下沉2m左右,若遇到较厚的纯粘土时,沉管时间要延长,此时可增加高压水泵的压力,以达到加速沉管的速度。冲击孔的成孔直径应达到100~150mm,井孔壁与井点管之间有一定间隙,以便于填充砂石,冲孔深度应比滤管设计安置深度低500mm以上,当基坑附近没有建筑、管线、道路时,坑中井点水位应降至基坑底面以下1米为宜。成孔后将井点管插入井孔,使井点管露出地面500mm,然后沿井孔壁与井点管之间倒入粒径5-15mm瓜子片,使管底有500mm高,再沿井点管四周均匀投放2-4mm粒径粗砂,上部1.0m深度内,用粘土填实以防漏气。在基坑开挖施工中,为了避免产生流砂、管涌,防止基坑坑壁土体的坍塌,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一般尽量避免在水下作业。当地下水位基坑面时,应进行基坑降水。降水井降水法:是为降低地下水位打的井,打完后放入水泵抽取地下水,降低地下水的水位。 (1)、真空井点降水法:沿基坑四周或一侧将直径较细的井管沉入深于基底的含水层内,井管上部与总管连接,通过总管利用抽水设备将地下水从井管内不断抽出,使原有地下水位降低到基底以下的一种降水方法。 1、适用土质类别:粉土、粉质粘土、砂土; 2、作用:降低地下水位,增加边坡的稳定性; 3、注意事项:应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对工程环境的影响在可控范围之内;应能充分利用抽排的地下水资源。 4、降水深度:单级≤6m,多级≤12m。工程降水井的优点是不仅可避免大量涌水、冒泥、翻浆,而且在粉细砂、粉土层中开挖基坑时,可以有效防止流砂现象发生;同时由于土中水分排除后,动水压力减小或消减,提高边坡稳定性,边坡可放陡,可减少土方开挖量。此外 由于渗流向下,动水压力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同,增加土颗粒间的压力使坑底土层更为密实,改善土的性质;再者井点降水可改善施工条件,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