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月季枝枯病炭疽病灰霉病黑斑病白粉病根瘤病药
-
≥ 1瓶¥35.00
一、月季枝枯病:
病菌在茎枝的患病组织内越冬,有性阶段于翌年早春在病枝上形成。随后由产生的子囊孢子或分生孢子借风雨和水溅传播成为初浸染源。
1、预防方案:
《青枯立克》30ml兑水15公斤,7天左右用药1次。预防时期:休眠期和修剪后。
2、治疗方案:
《青枯立克》50ml+《大蒜油》15-20ml,兑水15公斤,3—5天用药1次,连用2次。病情控制后,转为预防方案。可定期喷施叶面肥《沃丰素》,为提高叶片光合速率、增强植株力。
二、月季炭疽病:
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原菌为胶孢炭疽病,异名蔷薇炭疽菌。病原菌在病部越冬,第2年温、湿度适宜时借风雨或昆虫传播。
防治措施:冬季结合修剪摘除病枝病叶,清除落叶,集中销毁。防止冻害、日灼害和各种损伤。加强水肥管理,提高植株抵抗力,雨后及时排水,保持适当温湿度,减少病菌。
三、月季灰霉病:
以菌丝体或菌核潜伏于病部越冬,第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从伤口侵入,或从表皮直接侵入危害。
防治措施:
1.及时清除病部,减少侵染来源,对于凋谢的月季花也应及时剪除。
2.温室要适当通气,不致昼夜温差过大,湿度过高,各个月季盆之间应有适当空隙。浇水时从盆沿浇入,不要使叶、花滞留水分。晴天切花,伤口愈合容易。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药保护,使用《霉止》30ml兑水15公斤叶片喷雾。发病后期,使用《霉止》50ml+《大蒜油》10ml喷雾。
四、月季黑斑病:
借助雨水或喷灌水飞溅传播,昆虫也可传播。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特别是多雨的季节。寄主植物发病严重。特别是新移植的植株,根系受损、长势衰弱极易发病。一般浅色花、小朵花以及直立性品种易于感病
防治措施:
1.及时清除枯叶、残枝,集中烧毁,减少浸染源。
2.加强栽培管理,多施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
五、月季白粉病:
该病主要浸染月季的叶片、嫩梢和花蕾等,一般在温暖、干燥或潮湿的环境易发病,降雨则不利于病害发生。施氮肥过多,土壤缺少钙或钾肥时易发该病,植株过密,通风透光不良,发病严重。温度变化剧烈,花盆土壤过干等,使寄主细胞膨压降低,都将减弱植物的抗病能力,而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防治措施:
l、早春修剪和销毁所有死亡的感病枝梢,可以减少侵架来源。初期病叶应及早摘除。
2、温室栽培时,应增加通气,使湿度不致过高。施肥时应避免氮肥过多,适当增施磷钾肥。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药保护,使用《速净或靓果安》30ml兑水15公斤叶片喷雾。发病后期,使用《速净或靓果安》50ml+《大蒜油》10ml喷雾。
六、月季根瘤病:
根瘤病是可以传染的,只要在同一块地里种植带有病原的月季,都会传染给其它健康的植株,线虫在1年内有春秋两次侵染期,以雄虫、卵或二龄幼虫在病瘤内越冬,以在土壤或病瘤存活个年以上。线虫侵入月季根后,能刺激月季根皮细胞增生,以致发生癌瘤病变。
防治措施:
1.发现根瘤就立即清除,将植株茎基部周围的表土松开,直到露出根瘤为止,再用锋利的小刀切断附着的根瘤。切除时伤口一定要光滑无缺,切除后再涂上《青枯立克》原液,避免污染,然后埋之。
2.土壤消毒:使用《青枯立克》50ml+《大蒜油》15-20ml兑水15公斤,进行灌根。
3.可定期喷施叶面肥《沃丰素》可提高叶片光合速率、增强植株力。
中药制剂特点:标本兼治,药肥双效(防病治病的同时营养复壮株体),无抗药性,可连续使用,无残留,不影响绿色有机标准,任何时期均可使用,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