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格8cm
形态特征
刺槐是落叶乔木,高10~25米;树皮灰褐色至黑褐色,小枝灰褐色;羽状复叶,小叶2~12对,常对生,椭圆形、长椭圆形或卵形,先端圆,基部圆至阔楔形,全缘;总状花序花序腋生,花多数,花萼斜钟状,花冠白色,旗瓣近圆形,翼瓣斜倒卵形;荚果线状长圆形,褐色或具红褐色斑纹;种子近肾形,褐色至黑褐色;花期4~6月,果期8~9月。
分布范围
刺槐原产于美国,17世纪传入欧洲和非洲,我国于18世纪末从欧洲引入青岛栽培,现甘肃、青海、内蒙古、新疆、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具有分布,尤以黄河流域、淮河流域等地常见。
刺槐原产美国东部的阿巴拉契亚山脉和奥赞克山脉,17世纪后传入欧洲各国,温带地区的亚洲、欧洲、北美洲都有广泛栽培。1877~1878年引入中国,20世纪初,又从欧洲(德国)大量引种。现分布于北纬23°~46°,东经86°~124°的广大地区。江苏和安徽北部、胶东半岛、辽东半岛、华北平原、黄河故道、关中平原、陕西北部、甘肃东部等地都有大量栽种,这些地方也是刺槐蜜源的基地。刺槐喜光,耐干旱瘠薄,适应性强,在年降雨量500~900毫米,土壤湿润、肥沃的地方都能很好生长。北京刺槐开花期为5月上旬;江苏北部和安徽北部为5月上中旬;胶东半岛5月中旬至5月下旬;郑州4月下旬至5月上旬;石家庄5月上旬;辽东半岛5月下旬至6月上旬初;陕西关中平原5月上旬,宝鸡4月下旬至5月上旬;陕西延安5月中旬至5月下旬;甘肃南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天水北部5月中旬至5月下旬;秦岭为5月下旬至6月初。
刺槐底部的花先开,次中部,后顶部。先主枝,后侧枝。花序底部的花先开,后逐渐推向。每朵花开放3天左右,单花泌蜜量3毫克。开放第2天的花才逐渐泌蜜,接近凋谢时泌蜜盛。刺槐花多叶少,呈现一片白色,表明植株强壮,泌蜜丰富。如花少叶多,远望全树绿中透白,则泌蜜量少。午前泌蜜大于午后。刺槐是泌蜜量很大的蜜源植物,开花数量多,且单花分泌的花蜜量也高,平均为2毫克(1.59~3.7毫克)。蜜色白而透明,不易结晶,具有芳香味,为蜜。
刺槐的生态习性
刺槐为强阳性树,不耐阴,甚至幼苗也不耐阴,在年平均气温8-14℃、年降雨量500-900毫米地区,生长良好,树干通直;但南方湿热气候下生长不良,树干低矮弯曲。
刺槐耐瘠薄,因根具有根瘤菌,能增加土中氮素;耐干旱,不耐涝,积水或地下本位过高的地方常引起烂根、枯梢以致死亡。在石灰性土壤上生长较好,酸性土、中性土及轻盐碱土上均能生长。
刺槐的栽培管理
刺槐用播种、扦插、插根、分案和嫁接等方法繁殖,但以播种为主。移植在秋季落叶后至春季芽萌动前进行,不需带土球,棵根沾泥浆移植。因根系浅,平时管理中注意树冠修剪,以减轻压力,并立支柱,增强抗风能力。
刺槐萌芽力和根菇性都很强,受损伤后易萌发。保持水土能力很强,寿命较短。浅根性,侧根发达,但多分布在20-30厘米的表土层中,在水温和风口处易被吹倒和折断。
刺槐属于豆科刺槐属植物,它不属于国家保护植物,它是一种乔木,而且拥有丰富的木质化细胞,茎也相对比较坚硬,所以它属于木本植物。另外,刺槐是有真正意义上的花的,所以它属于被子植物的一种,一般情况下在每年的4月份到6月份会开花。刺槐生长习性刺槐是不耐寒的,一般适宜它生长的温度是15摄氏度到25摄氏度之间,如果是冬天养护刺槐的话好是给它做一些保暖的措施,这样才能它能安全越冬。刺槐生长地方刺槐是比较喜欢温暖的环境的,所以适合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生长,而且它是有一定的抗旱能力的,目前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内蒙古、新疆、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区。
刺槐一般是绿色的,但是到了冬天就会落叶,它一般能长到10米到25米高,树皮是灰褐色或者是黑褐色的,有很多分枝,叶子主要是椭圆形的,它的根系发达,是一种很常见的行道树。
落叶阔叶乔木,高达30米,胸径可达110厘米。树皮灰褐色至黑褐色,纵裂。小枝光滑,有托叶刺。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窄椭圆形或卵形,质地薄,两面光滑无毛。蝶形花,总状花序长10~20厘米,花冠白色,具清香气,雄蕊10枚。荚果长4~10厘米,扁平。种子扁肾形,黑色或褐色,常带较淡色的斑纹。
刺槐系喜光树种,不耐蔽荫。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