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书画真假鉴定,书画真假鉴定
-
面议
书画保护
一、存放登记:(可按年代、姓氏、尺寸进行登记。)
二、污渍的处理方法:(1)霉斑,用75%的酒精加脱脂棉再加吸水纸擦拭。(2)墨渍,20%的双氧水加脱脂棉再加吸水纸擦拭。(3)便污,20%的双氧水加布再加吸水纸擦拭。(4)返铅,20%的双氧水加脱脂棉再加吸水纸擦拭。(5)油渍,用铁熨斗加热,在下面用吸水纸垫着。
三、展阔看画时需要注意的问题:(1)拿画时,手要戴手套;(2)与画距离很近时,不要咳嗽;(3)不要抽烟;(4)画不要久挂,久挂容易变形。
材料学说基本可以概括成一定义:一点假即全假. 也就是说发现材料的其中一点是假的, 就可以断定整件作品是假的! 至于书画作品残破接笔, 不能笼统概括混合其中, 应另开思路科学对待! 虽说材料一点假即全假. 但是, 材料真不一定作品真. 同时代的仿品, 老纸新作等膺品存世量. 只有在肯定材料的基础上, 鉴定才有必要深入研究.
值得补充的是, 新手对于一些用老纸,老墨,老颜料,老印泥制造的伪作, 会产生一定的疑惑. 其实这个疑惑是很天真的. 因为墨, 颜料, 印泥只有在纸质上使用之后, 经过长时间氧化, 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古气, 现成使用这些老材料, 出来的效果其实和新材料相差无几, 是很容易分辨的. 除了同时代的仿品以外, 现成的任何伪作是没有古气的. 总之, 材料是鉴定的基础, 在鉴定过程中, 应严谨对待, 不可轻视。
书画作品的价值还是决定于画家的思想境界与人生境界,他们的内在修为与外在境遇,与普通大众甚至其他的文化人、艺术家有无质的区别,而这就需要画家的综合素养与创造能力了。书画之外还要看他们的思想高度、文学修养等等,所以收藏还是要靠画家本人和作品本身说话,这就需要收藏者的眼光和判断力了。
名家书画的销售有的以幅为计价单位(幅是指常规幅面,即不小于4尺3开者),有的则以平方尺为计价单位。所以同一位名家的作品,幅面越大,其价值越高。如幅面小于4尺3开的小品,其价值就不能与常规幅面的书画相提并论。
题款多为作者创作后的署名和记录的创作时间(下款),以及为谁而做的被赠予人的姓名、称谓以及赠言(上款),通常作者的署名具个性特征。如清代画家吴昌硕,早期作品多署“吴俊卿”,中期多署“吴昌硕”,晚期多署“老缶”。在鉴别中国画作品的真伪时,分析款识的书法特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比绘画本身更重要的一环。因为实践证明,画与字的造伪,后者比前者难度要更大些。看印章要看篆刻的水准。一般来说,书画家的印章多由篆刻家(或书画家本人)所作,其篆刻的艺术性相应较高。其次,要看印章内容,多数画家在不同创作时期往往使用不同的印章,有的作者钤印位置往往也有自己的风格。其三,要看印泥质量和呈色,书画家钤印所用印泥一般质量较好。另外,距今年代越久的印章,其印泥色泽相对较暗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