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缓蚀剂反渗透阻垢剂食品级
-
¥3.00
(1)对某县生活垃圾处理场渗滤液采用二级DTRO 工艺进行处理,出水效果较好,各项指标均可以达到 GB 16889—2008 表 2 中规定的排放标准的要求
(2)充分利用填埋场垃圾堆体的生物反应器特性,采用浓缩液回灌进行消解和稳定污染物,是渗滤液处理过程中一个经济可靠的处理环节。
DTRO是DT的一个分类,DT 膜技术即碟管式膜技术(Disc Tube Module),分为DTRO(碟管式反渗透)、DTNF(碟管式纳滤)、DTUF(碟管式超滤)三大类,是一种专利型膜分离组件。该技术是针对高浓度料液的过滤分离而开发的,已成功应用近30 年。
DTRO基本介绍
一、组件结构
碟管式膜组件主要由RO 膜片、导流盘、中心拉杆、外壳、两端法兰各种密封件及联接螺栓等部件组成。把过滤膜片和导流盘叠放在一起,用中心拉杆和端盖法兰进行固定,然后置入耐压外壳中,就形成一个碟管式膜组件。
二、工作原理
料液通过膜堆与外壳之间的间隙后通过导流通道进入底部导流盘中(如图2所示),被处理的液体以短的距离快速流经过滤膜,然后180º逆转到另一膜面,再从流入到下一个过滤膜片,从而在膜表面形成由导流盘圆周到圆中心,再到圆周,再到圆中心的切向流过滤,浓缩液后从进料端法兰处流出。料液流经过滤膜的同时,透过液通过中心收集管不断排出。浓缩液与透过液通过安装于导流盘上的O 型密封圈隔离。
反渗透设备关机时的方法不正确
A、关机时快速降压没有进行冲洗。由于膜浓水侧的无机盐的浓度原水,易结垢而污染膜。
B、用投加化学试剂的预处理水冲洗。因含化学试剂的水在设备停运期间可能引起膜污染。 反渗透设备在准备关机时,应停止投加化学试剂,逐步降压至3bar左右用预处理好的水冲洗10min,直至浓缩水的TDS与原水的TDS很接近为止。
反渗透设备消毒和保养不力导致微生物的污染
这是复合聚酰胺膜使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因为聚酰胺膜耐余氯性差,在使用中没有正确投加氯等消毒剂,加上用户对微生物的预防重视不够,容易导致微生物的污染。主要表现为:出厂时,RO设备没有采用消毒液保养;设备安装好后没有对整个管路和预处理设备消毒;间断运行不采取消毒和保养措施;没有定期对预处理设备和反渗透设备消毒;保养液失效或浓度不够。 反渗透设备余氯监测不力
如投加NaHSO3的泵失灵或药液失效,或活性炭饱和时因余氯损坏膜。清洗不及时与清洗方法不正确导致的膜性能的损坏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除了性能的正常衰减外,由于污染而引起设备性能的衰减更为严重。通常的污染主要有化学垢,有机物及胶体污染,微生物污染等。不同的污染表现出的症状是不同的。不同的膜公司所提出的膜污染的症状也是有一定的差异。
反渗透膜是实现反渗透的核心元件,是一种模拟生物半透膜制成的具有一定特性的人工半透膜。一般用高分子材料制成。如醋酸纤维素膜、芳香族聚酰肼膜、芳香族聚酰胺膜。表面微孔的直径一般在0.5~10nm之间,透过性的大小与膜本身的化学结构有关。有的高分子材料对盐的排斥性好,而水的透过速度并不好。有的高分子材料化学结构具有较多亲水基团,因而水的透过速度相对较快。因此一种满意的反渗透膜应具有适当的渗透量或脱盐率。
1、反渗透膜应具有以下特征:
A、在高流速下应具有脱盐率;
B、具有较高机械强度和使用寿命;
C、能在较低操作压力下发挥功能;
D、能耐受化学或生化作用的影响;
E、受pH值、温度等因素影响较小;
F、制膜原料来源容易,加工简便,成本低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