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纳膜除尘设备是近年来在国外开始兴起的除尘设备,运用了当今的生物纳膜技术,通过将BME纳膜喷附在物料表面,大限度的抑制物料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粉尘。这类除尘技术属于粉尘散发前除尘,相比其他的在生产后除尘,具有很大的优势,使得在物料生产的整个过程中,都能够有效地控制粉尘的散发。破碎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都聚集成细料,终成为成品料,能增加0.5%-3%的产量,除此之外,还能有效防治PM2.5、PM1,符合国家有关环保及节能减排技术政策。相比湿式除尘和袋式除尘来说,生物纳膜抑尘没有水污染,制剂对环境不会产生副作用,不影响成品料品质,投入成本较低,适用于矿山、建筑、采石场、堆场、港口、火电厂、钢铁厂、垃圾回收处理等场所的粉尘污染治理。纳膜除尘已在海外有不同的应用,目前在国内多省市也逐步开始应用。
布袋除尘器的工作原理如下:含尘气体由下部敞开式法兰进入过滤室,较粗颗粒直接落入灰仓,含尘气体经滤袋过滤,粉尘阻留于袋表,净气经袋口到净气室,由风机排入大气。当滤袋表面的粉尘不断增加,程控仪开始工作,逐个开启脉冲阀,使压缩空气通过喷口对滤袋进行喷吹清灰,使滤袋突然膨胀,在反向气流的作用下,赋予袋表的粉尘迅速脱离滤袋落入灰仓,粉尘由卸灰阀排出。
旋风除尘器加设旁路后其工作原理是含尘气体从进口处切向进入,气流在获得旋转运动的同时,气流上、下分开形成双旋蜗运动,粉尘在双旋蜗分界处产生强烈的分离作用,较粗的粉尘颗粒随下旋蜗气流分离至外壁,其中部分粉尘由旁路分离室中部洞口引出,余下的粉尘由向下气流带人灰斗。上旋蜗气流对细颗粒粉尘有聚集作用,从而提高除尘效率。这部分较细的粉尘颗粒,由上旋蜗气流带向上部,在顶盖下形成强烈旋转的上粉尘环,并与上旋蜗气流一起进入旁路分离室上部洞口,经回风口引入锥体内与内部气流汇合,净化后的气体由排气管排出,分离出的粉尘进入料斗。
含尘气体从设备顶部进风口进入设备后,以高速经过旋风分离器,使含尘气体沿轴线调整螺旋向下旋转,利用离心力,除掉较粗颗粒的粉尘,有效地控制了进入电场的初始含尘浓度。然后,气体经下灰斗进入电场工作,由于下灰斗截面积大于内管截积数倍,根据旋转矩不变原理,径向风速和轴向风速急剧降低产生零速界面而使内管中的重颗粒粉尘沉降于下灰斗内,降低了进入电场的粉尘浓度,低浓度含尘气体经电收尘而凝聚在阴阳极板上,经清灰振打而将收集的粉尘由锁风排灰装置输送走。为了防止内管旋风和电场极板振打后在下灰斗内形成的二次扬尘,特在下灰斗中设置了隔离锥。
从减排、又节能降低成本的角度考虑,一定要先考虑无动力除尘和直接喷雾除尘,实在不得已时才考虑第三个选择:就是通风除尘。因为只要选择通风除尘,就一定要有高耗能的风机和除尘器,节能降低成本就比较难。采用通风除尘系统时也要先考虑能耗低的电除尘,后考虑布袋除尘器。按此思路反思我们现在的除尘设备实际选择顺序,就可以发现一些值得改进的问题:比如转炉二次除尘、高炉出铁场除尘、装卸料除尘等许多类似应用,粉尘颗粒80%、甚至90%以上都是10?m以上,但在我国几乎绝大多数采用通风除尘、并且用布袋除尘器,就出现解决了减排问题,但运行费用都很高;转炉LT法除尘未燃法时粉尘也是大部分是粗颗粒,但电除尘的入口浓度按照70-100克/标立米设计,造成电场多、设备庞大。当然有些电除尘器效率不稳定也是解决的实际问题。
灰斗组件和中箱体共同组成含尘烟气的过滤区,灰斗组件由灰斗、导流板、人孔门、电热装置、空气炮、捅灰孔组成,灰斗是用来暂时储存粉尘的装置,其内部装有导流板,可以起到预除尘和合理分配烟尘的目的,灰斗中的粉尘要及时清理干净,中箱体是整台设备的主要过滤区,其内部安装了滤袋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