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钙法脱硫阻垢剂,厂家生产
-
¥6500.00
脱硫塔浆液阻垢剂阻垢机理
(1)增加成垢化合物的溶解度
药剂中的有机酸和聚电解质溶于水后发生电离,生成带负电荷的分子链,这些带负电荷的分子链能与 Ca2+、Mg2+等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络合物,从而提高了 CaSO4 晶粒析出时的过饱和度,也就是说增加了 CaSO4 在水中的溶解度。另
外,由于有机膦酸能吸附在 CaSO4 晶粒活性增长点上,使其畸变,即相对于不加药剂的水平来说,形成的晶粒要细小得多。从颗粒分散度对溶解度影响角度看,加药剂的水平来说,形成的晶粒要细小得多。从颗粒分散度对溶解度影响角度看,晶粒细小也就意味着 CaSO4 溶解度奕大,因此提高了 CaSO4 析出的过饱和度。
脱硫塔浆液阻垢剂阻垢机理
静电斥力作用
因为聚电解质在水中电离成阴离子后有强烈的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性,它会吸附到 CaSO4 小晶体粒子、粉尘、泥砂等杂质的粒子上,改变了粒子的表面的电荷分布,使粒子表面形成了一个双电层。静电斥力阻碍了 CaSO4 小晶体间碰撞形成大晶体,也阻碍了和金属传热面的碰撞形成垢层。这种作用除阻碍成垢小晶体间碰撞而抑制了垢层生长以外,还有两个由此而来的作用:一是减少了晶核数量,因此降低了 CaSO4 结晶的速度;二是使原来要成垢的 CaSO4 晶体维持在非常小的颗粒范围内,从而提高了颗粒的溶解性能
防止结垢作用源于它们的吸附、晶格畸变、电离、抗表面的吸附作用。
一、由于表面活性的吸附,使垢表面的正常聚结状态受到干扰(晶格畸变),抑制或部分抑制了垢晶体的继续长大,使成垢离子处于饱和状态或形成松散的垢被水流带走;
防止结垢作用源于它们的吸附、晶格畸变、电离、抗表面的吸附作用。
由于在垢表面吸附,形成扩散双电层,使垢表面带电,抑制了垢晶体间聚结,导致垢晶体以分散状态存在于溶液中,由于导致晶格畸变和形成扩散双电层所需表面活性剂的量很小,因此少量能防止远大于化学计量的垢离子的析出。
目前,湿法脱硫工艺是火电厂脱硫应用较多的技术。 但是湿法脱硫后烟气性质与脱硫前有很大的不同,产生了所谓“湿烟囱”如何进行防腐处理的问题 。由于脱硫后的烟气含水量高,温度低(约45~80 ℃),易出现结露现象,且结露后形成的液体具有腐蚀性。 这类腐蚀是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的协同作用,对烟囱的影响很大,因此对烟囱进行高等级的防腐改造 。一般烟囱防腐改造工期需要50~60天,若不采取过渡措施,则机组在烟囱改造期间需要停机,其损失较大。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成熟,在众多方法烟气脱硫技术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在实际运行操作过程中,存在着运行费用高,系统脱硫效率影响因素多,不稳定,以及设备容易结垢,堵塞等不足.为了解决这些不足,提出使用化学阻垢剂或者增效剂方法进一步优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