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鉴宝栏目组鉴址和古董鉴定电话
-
¥200.00
店主报价:4万、5万
宋宝财点评:定窑是五大名窑之一,它烧造的白瓷可以说在北宋时期达到了高峰。但定窑白瓷一般有几个特点,典型的就是它的釉色往往是泛黄,而且到北宋中期以后它是芒口来烧造;其次它上边的一些竹丝刷痕,包括泪痕等特点是非常鲜明的。这件藏品做成了仿金银器的那种花口,而且釉色比定窑更白一些。它的圈足底部有很明显的粘砂现象,再加上它的圈足修胎也有一些过宽,所以我把它定位辽代的白瓷。
辽代的白釉瓷器分两种,一种是施化妆土的,另一种是不施化妆土的。不施的胎是透明的,而这个小盘的胎体就比较透明。它的器形做成了花口,应该是仿了当时金银器的造型。这种造型在北宋时期的影青,还有一些耀州窑里面也是同样存在的。辽代白瓷与定窑在制作工艺和釉色上是有一些区别的,说它的釉。辽白瓷的釉在一般情况下白度更高一些,而定窑的釉往往是偏黄色的。而且辽白瓷的釉层相对比较厚实一些,而定窑的釉比较透明、稀薄一些;第二从它的底足来看,辽白瓷的底足相对比较宽,粘砂现象比较明显,而定窑底足修得比较细且规整,基本上没有粘砂现象。在北宋早期的时候还偶尔出现,到了中期以后都是用覆烧的方法了,所以就基本不存在粘沙现象了。
【潘天寿·花鸟图立轴】
店主报价:50万、58万
这件作品署名是阿寿戏作,说明是潘天寿的早期作品。在书画鉴定中,不论是作家的早期、中期或晚期作品,实际上都要一脉相承的。这件潘天寿早期的作品,它是用偏淡的墨画的。比如这两只八哥鸟,墨水分渗化的很厉害,那个鸟形的结构是很难把握的。如果让造假者一画,嘴巴、头、背部、尾巴、脚肯定涨开了,涨(开)了以后这个结构就不像话,可能就真的变成小鸡了。那么是作者本人画的,它虽然涨化了,但一笔仍是一个结构。嘴是嘴,眼睛是眼睛等等,这些地方位置都在。再看右边这个牵牛花,花的藤蔓这个穿插是很有讲究的。让人感觉很舒服,这个空间分隔也很到位。因为这个藤、线条加上这个花朵叶子,实际上是线条跟块面的关系。这个组合得好的时候肯定是真,组合得不好跑位了,变得满纸墨珠就不真。经我鉴定,这是一幅潘天寿·花鸟图立轴的真品。
《华山论鉴》如约呈现
每周日晚间22:10陕西卫视
每周一午间12:00陕西卫视重播
每周四晚间22:10陕西卫视重播
每周一网络版视频更新
清代中期·剔红赏瓶
估价:30万
店主报价:28万、15万、35万
点评:该藏品在漆器中被称为剔红,即主色调为红色,在漆胎上采用剃、雕、刻的工艺手法制成的器物。剔红的立体感很强,且所表现的内容丰富。由于剔红的制作工艺极为复杂,且成本昂贵,因而从古到今一直是权力、地位、财富的象征。赏瓶的器型来源于玉壶春瓶,在雍正时期,雍正皇帝对该种长颈鼓腹圈足的器物造型尤为喜爱。纵观这件藏品,从沿口的卷草纹到云雷纹,瓶颈的四季花卉和肩部的云雷纹与瓶身十八罗汉的开光相呼应,且带有佛教轮、螺、伞、盖、花、罐、鱼、长的八吉祥,以及底部的云雷纹和圈足变体的“寿”字,共有九层纹饰。暗合了当时皇帝九五的身份地位,符合清代赏瓶的样式,且刻画刀法灵活犀利,体现出乾隆时期漆雕的创作手法,是一件清代中期剔红赏瓶的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