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元代釉里红如何鉴定真假
-
面议
元釉里红即是以铜红料作为呈色剂绘画,烧成后成为红色。釉里红线绘多见飞红现象,釉里红拔白和釉里红涂绘少见飞红现象。(洪武时期釉里红瓷个别器物还有飞红现象,但大多数都能控制铜红飞红现象)。施釉上,元青花多施透明釉和青白釉,元釉里红即多施枢府釉和青白釉。2、利用釉下气泡特点和“死亡气泡”来识别古瓷年代、窑口与真伪。
气泡是指瓷器釉内蕴藏的气泡。它形成的机理是因胎体和釉中及空间气体在高温烧制过程中受到釉面阻挡而形成的。釉中气泡的大小、多少及布局,都因各时期不同的胎质、用釉、窑温、燃料及烧制技术不同,呈现出不同的大小气泡及排列状态。曾有人说:“宋元瓷器不存在气泡”,我认为是没有科学根据的,那种超自然常规的说法难于让人置信,况且我国古陶瓷对各历史时期瓷器的釉下气泡早已作过精彩的论述。
釉里红瓷器在历史上确实是非常名贵的,因为其烧制难度实在太大。十窑九不成,一窑里面就算烧出红色来,也多数是那种败色,后人比方如猪肝色一类,真正的宝石红瓷器,极为难得。所以后人形容古代的红瓷说,世上朱砂非所拟,西方宝石至难同。古代的高温铜红釉瓷器,不论是元明清哪一朝,都是稀罕物。都是贵比黄金的重器。只是到了清朝,宫廷才烧出了郎红,祭红等品种,相对而言稍微多了一点,也和其他品种的数量无法相比。
元釉里红烧制成功的第二个关键是窑温。由于铜元素烧成红色的温度范围高(都在1300度以上),烧成温度范围窄(古代在20-50度之间),古人烧柴很难把葫芦窑烧到那么高的温度,几十度的温差,在没有现代测温仪器的时候,也极难掌握。所以成品率极低。
元代景德镇放弃了烧了几的龙窑,该有馒头窑,又在馒头窑的基础上升级为葫芦窑。到明代发明了所谓镇窑,窑炉结构的改进,都是为了适应高温釉下彩瓷的生产的。煮饭的锅子不一样了,烧出来的饭菜味道也自然不同。现代所用的电窑,煤气窑,太过。所以成品率。对于古人而言极难的釉里红瓷器,也就从王谢之燕变成了寻常人家了。
釉里红瓷器烧制成功的第三个关键是窑炉气氛,也就是窑炉到底是氧化气氛还是还原气氛或中性。红砖和青砖本来都是一种原料,烧出来却颜色不同,主要就在于这种窑炉气氛。还原气氛主要是窑炉里产生了一氧化碳这种强还原剂。这个问题比较枯燥。非人士听起来都打瞌睡,也就不多说了。但如果你真想搞懂元代釉里红瓷器的真伪,这个是要搞明白的。
也是由于现在的窑炉太了,所以。了,就不真了。
自从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以来,明代釉里红瓷品在国际拍卖市场上价位扶摇直上。1986年,一件明洪武釉里红牡丹莲花纹大盘在香港以940万港元为日本人拍走,据估计,此品当今若再上市拍卖,价位当在2000万港元以上!1989年,一件洪武釉里红牡丹菊花大碗更以2035万港元的创世界纪录价位在港拍卖成交。这一价位不仅是釉里红瓷品和明瓷拍卖之,也是中国文物艺术品在国际拍卖市场上所创位纪录之一。至今,明代釉里红瓷品在国际拍卖市场的位一直保持稳定状态,几乎每件明釉里红瓷品,都能在拍卖市场上以不低于百万港元的价位成交!影响所及,清初釉里红瓷品,在拍卖市场上价位也直追明瓷。历史上只有三个时期充分烧造过:元代、永宣时期、康乾盛世,其他时期非常。
元釉里红云龙纹大口梅瓶━━━HKD:14950万━2015-10-27
明洪武釉里红云龙纹双耳瓶━━RMB:11880万━2016-06-23
明永乐釉里红花卉纹扁壶━━━RMB:12190万━2016-12-16
元釉里红凤穿牡丹纹扁壶━━━HKD:9200万━━2015-06-23
明宣德釉里红缠枝纹玉壶春━━HKD:7852万━━2017-06-23
雍正釉里红牡丹纹玉壶春瓶━━RMB:7245万━━2015-10-27
乾隆釉里红缠枝莲纹军持壶━━RMB:5520万━━2016-06-23
康熙釉里红穿枝螭龙葫芦瓶━━HKD:4322万━━2016-06-08
釉里红拍卖征集--咨询= ==王总监
乾隆青花釉里红龙纹抱月瓶━━RMB:4600万━━2014-02-18
雍正青花釉里红缠枝莲纹扁壶━HKD:4370万━━2013-06-03
康熙釉里红团花纹摇铃樽━━━RMB:3056万━━2014-01-27
釉里红瓷是传统陶瓷中的艺术珍品,属于元代中期景德镇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之一。
釉里红瓷制作工序与同时代的青花瓷大体相同。它是以氧化铜作着色剂,于胎上绘画纹饰后,罩施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气氛中烧成。因红色花纹在釉下,故称釉里红瓷。
釉里红是元代景德镇窑创烧的一种釉下彩绘。釉里红即釉下的红色,它以氧化铜在瓷坯上着彩,然后施透明釉,1300还原焰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