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大图

觯斋款瓷器哪里可以鉴定评估

及时发货 交易保障 卖家承担邮费

商品详情

“静远堂制” 款瓷器为北洋时期大徐世昌的品,包括瓶、碗、杯、壶等,均模仿雍正粉彩精细的艺术风格。但也有观点认为 “静远堂制” 款瓷器是郭葆昌所制,徐世昌只是在北京见到过这种瓷器。“延庆楼制” 款瓷器为北洋时期大曹锟的品,延庆楼是北京中南海的一座楼名,此款瓷器多为大瓶,故宫博物院现藏有 “延庆楼制” 款瓷器。

1915 年 12 月,袁世凯称帝,改国号为 “洪宪”,尽管其皇帝梦仅持续了 83 天,但却催生了一批在民国瓷器史上品质的仿古瓷 —— 洪宪瓷。
1916 年初,袁世凯委派庶务司长郭葆昌(字世五)赴江西监烧洪宪御瓷。郭葆昌出身古玩行,对瓷业有一定了解,且怀有振兴瓷业的志向,他到景德镇后,利用江西瓷业公司的实力,重金聘请原御器厂的各类高手,包括造型、上釉、绘画、填彩、焙烧等方面的名师,选用精良的瓷土、彩料和燃料,仿照雍乾官窑粉彩瓷器进行实验制作。为了烧制这批瓷器,袁世凯不惜工本,投入了 140 万大洋,折合白银约为一百万两。据郭葆昌的外孙马常先生回忆,这批瓷器约有四万件,不过也有记载称只有六千件。但无论数量多少,分摊到每件瓷器上的成本都相当高昂,相比之下,乾隆时期景德镇御窑每年上交瓷器四到五万件,而朝廷一年拨付的费用才三万两白银,由此可见洪宪瓷制作的程度。

这些 “居仁堂” 款瓷器用于在开国大典上赠送宾客以及袁世凯自用,它们既有乾隆珐琅彩和粉彩的富丽华贵,又融入了民国时期的新风格,多为日用器具和瓶类。例如粉彩山水三果双耳瓶,白地施彩,瓶口至肩部以及腹下部分饰青花图案,腹部绘山水人物图案,颈部饰耳,是典型的民国瓶类瓷器风格,但其釉质洁白无瑕,描绘入微,具备 “内庭恭造之式” 的品质,2005 年 12 月 12 日在北京翰海的拍卖会上,此瓶以 57.2 万元成交,创下了洪宪瓷的拍卖纪录。
洪宪瓷存世量,随着袁世凯的倒台,“洪宪瓷” 流散,成为瓷器收藏家们竞相追逐的宝物,其收藏价值,不仅因其精美绝伦的工艺,更因其承载的特殊历史意义,是研究民国时期瓷器制作和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民国瓷器不再以改进胎、釉、彩等原料为目标,甚至也不再以工艺、技术改进为目标,而是专以绘画水准竞高下,形成了夸耀瓷绘技艺而不是制瓷工艺的趋势。这一时期瓷器装饰上仍以青花、粉彩、五彩为主流,器物形制上基本沿袭了晚清的风格,但造型上比晚清瓷器要纯朴平直些。装饰题材广泛,款识也是历朝都有,尤以清代乾隆为多见。总体上来讲,民国时期的民间仿官窑器其面貌不及原御窑仿前朝的精良,但民国初出现的 “古月轩” 瓷器,则是以仿清康雍乾瓷胎画珐琅的面目出现的。

到了民国晚期,由于工艺操作的机械化程度提高,坯胎变得整齐划一,厚薄均匀,切割,胎土细润,铁星减少。同时,窑炉和燃料的改进使器物受火均匀,胎土瓷化程度提高,不易变形,胎体坚致。如江西瓷业公司生产的部分瓷器,采用了机械制坯等工艺,其胎质就具有这样的特点,上手时能明显感觉到胎体的规整和坚致。
现代仿品的胎质往往坚密而生硬,分量或轻或重,与民国时期真品的胎质有明显差异。一些仿品为了追求重量上的相似,可能会在胎土中添加杂质,但这样会导致胎质的质感和色泽不自然,缺乏真品的细腻和温润。

郭葆昌的私款如 “觯斋”“觯斋主人”“郭世五”“陶务监督郭葆昌谨制” 等,其款识风格多样,有的简洁大方,有的则带有一定的个人印记和文化内涵。“觯斋” 二字的款识可能会采用篆书或楷书,篆书款识的线条婉转流畅,富有古朴的气息;楷书款识则更加规整清晰,体现了郭葆昌对瓷器的个人品味和艺术追求。

下一条:清乾隆年制瓷器
景德镇哥瓦弟玉陶瓷有限公司为你提供的“觯斋款瓷器哪里可以鉴定评估”详细介绍
景德镇哥瓦弟玉陶瓷有限公司
主营:景德镇瓷器瓷板画,礼品瓷大师瓷,艺术品
联系卖家 进入商铺

上海民国官窑瓷器信息

最新信息推荐

进店 拨打电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