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预制钢筋混土方桩安装
-
面议
静压管桩和静压锚杆桩的区别
这两类桩。使用功能不一样。锚杆桩主要承受拉力。起到锚固作用。预应力管桩一般达到持力层,有的承载力效果。
静压锚杆桩施工工艺为:
确定桩位孔及定位→ 锚杆加工制作及埋设(桩段制作)→桩位孔及锚杆养护和保护→安装压桩反力架→节桩就位、校正→压桩→深度及压力值记录→下节桩就位、校正→接接桩→压桩→压桩到设计要求→终深度及压桩力验收→拆除压桩反力架→切割桩头→清孔封桩。其实预应力管桩施工工艺也差不多,只是要压到设计标高。与设计成压力要求。就要需要移机。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特点
(1)单桩承载力高
由于挤压作用,管桩承载力要比同直径的沉管灌注桩、碎石桩高。
(2)对持力层起伏变化大的地质条件适用性强
搭配灵活,接长方便,可在施工现场随时根据地质条
件的变化调整接桩长度。
(3)生产速度快
可采取工厂电脑自动化方式生产,质量可靠。
(4)运输吊装方便
接桩快捷,成桩长度不受施工机械的限制。
(5)施工速度快
,工期短,检测方便。
(6)桩身耐打
穿透力强,成桩质量可靠,无需进行超声波检测。
(7)施工文明
现场整洁,监督方便,不易弄虚作假。
预制管桩监理流程
工程监理控制的包括:控制桩的稳定性、倾斜度、合理的施工 顺序、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等,尤其是单桩单柱的管桩也应严格进行,以桩位的准确性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吊运要符合下列规定:
1、对桩基施工方案审核:机具、劳力、现场组织状况、进度计划、施工工艺及流程,打桩路线。
2、 检查现场施工管理班子到位状况。
3、管桩外观质量及出厂合格证书。
4、管桩出厂前应做出厂检查,其规格、批号、制作日期应符合所属的验收批号内容及管桩的质量合格证书相关文件;
5、在吊运过程中应轻吊轻放,避免剧烈碰撞;
6、单节桩可采用吊钩勾住桩两端内壁直接进行水平起吊; 7、管桩运至现场时应进行检查验收,严禁使用质量不合格及在吊运过程中产生裂缝的桩。
8、施工单位对施工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应向现场监理书面报告,经监理审核批准后可进行正式施工;对特种作业人员应具备上岗书;各种材料及成品进场均应按市建设主管部门要求,向监理报申进场材料清单,经批准后方可用于工程。
质量的事中控制:
1、检查施工单位项目管理人员到位情况。
2、检查当天成品管桩进场数量及质量。
3、对当日计划完成任务进行全过程施工工序抽检,并作记录。
4、在施工单位自检查合格的基础上,核实鉴证当日完成工作。 5、作好工作交接及监理日记记录。
3. 质量的事后控制:
3.1 核对桩数量及桩位偏差。
3.2 对桩基的静压、动测等检测试验。
3.3 完成监理报告
静压桩工程的质量控制
一、静压桩施工方法控制
1、施工前应设置测量基线与水准点,基线应设置在不受施工影响处。
2、桩混凝土需达到的设计强度后方可运输进场,起吊时牢固,起吊点符合力学原理要求,在距桩0.2米处设置吊点,吊索与桩之间要加衬垫,起吊时平衡起升,避免碰撞和震动。桩堆放时要按长度分类堆放,堆放场地坚实平整,且承设置在吊点附近距端部0.2米处,堆高不超过2层,两端桩错落长度不大于10厘米。
3、桩的吊点定位,利用桩架附设的起重钩吊桩就位。
4、采用静压法施工,桩架挺杆和桩帽将预应力管桩嵌固,在桩架的两滑道中间,桩位置及垂直度经校正后开始沉桩,桩就位要仔细检查桩身质量。送桩时,应采用钢制送桩器放于桩头上将桩送入。施工时注意送桩器和工程桩对齐,以轴线重合为准则。当工程桩送到设计深度时,可将送桩器拔起,起拔送桩器采用桩架上导向滑轮钢绳上钩子挂好,启动卷扬机,慢慢拔起。
5、当节桩施压到离地面1米时,起吊第二节桩,与底节桩对好并复核垂直度无误后,开始施焊。焊接符合要求后,再施压沉桩,桩顶离地面1米再起吊第二节桩,续施工就位。复核焊接垂直施焊沉桩,直到施工完毕。施焊前先检查上下桩接触面。再复核垂直和上下节桩的同心度,确认无误差或误差很小时再全面焊接。焊缝分两次满焊,焊缝应连续、饱满。焊后应清除焊渣。接桩动作应迅速尽量连续施工。
二、静压桩质量控制要点
(一)质量预控
1、建立质量管理网络,进行图纸会审和设计技术交底,制定质量评定制、质量奖罚制度、质量例会制度、质量问题处理制度。
2、质量责任制:分工明确,贯彻执行质量责任制定期进行督促检查,做到奖罚分明,责任到人。
3、施工员、质检员、测量员、桩机司机、电工、焊工等施工人员持证上岗。
4、查看有勘察资质的单位出具的正式地质勘察报告,供静压桩施工时参考。
5、进行技术交底,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施工。施工方案具有针对性,措施具体,施工流程清楚,顺序合理。
6、工程质量检验制度,包括原材料设备进场检验制度;施工过程的检验;施工结束后的抽样检测。
(二)过程质量控制
1、管桩质量,对管桩进行外观检查,尺寸偏差和抗裂性检验。施工现场着重检查砼抗压强度能否达到设计要求。管桩有否明显的纵向、环向裂缝、端部平面是否倾斜、外径壁厚、桩身弯曲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混凝土强度是否达到要求,产品质保书、合格证、检测报告是否符合要求和。不合格产品不得用于工程。
2、压桩机传感设备是否完好,桩机配重与设计承载力是否相适应。
3、现场预应力管桩堆放整齐,布局合理。打桩顺序应根据邻近建筑物情况、地质条件、桩距大小、桩的密集程度、桩的规格及入土深度综合考虑,兼顾施工方便。
4、桩部端焊接
桩部端焊接很重要,要检查焊条质量,设备适用完好率。焊完后一定暂停时间,间歇时间超过3分钟为好。
5、垂直度
通常用两台经纬仪、夹角90度方向进行监测。须注意节桩桩尖导向垂直;地基表面有坚硬石块清除,使桩身达到垂直度要求。
6、压桩过程
压桩过程碰到硬土层,不能用力过猛,管桩抗弯能力不强往往容易折断,抬架时也要轻抬轻放。否则一是造成桩身开裂;二是易发生桩架倾斜倒塌事故。
(三)检验(验收)控制
桩基完成后依据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规定对管桩质量评定。
1、管桩低应变动力检测(反射波法)测量桩身完整性(桩身评定等级分四类)。
2、管桩高应变动力检测:主要评价桩身完整性和计算单桩极限承载力。
3、管桩静力载荷试验:主要检测极限承载力,沉降量回弹后残余变形情况。
4、管桩拉拔试验:主要检测极限承载力。
预应力管桩施工中减小挤土效应的措施
一、设防挤沟
防挤沟应在邻近周边建筑物或道路处没置,以减少压桩桩基施工中引起表层上的水平位移。
二、应力释放孔
应力释放孔设计考虑周围建筑物及道路、管线等分布远近、对变形及沉降敏感性和场地内各公寓楼工程桩的布置密度等影响因素,布置应力释放孔。应力释放孔应填充中粗砂至地面,利肘砂性土的强透水性,及时消散管桩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超孔隙水压力。
三、预钻孔沉桩
采用先钻孔取土,再静力压桩。具体做法是:选1根比桩径稍细的钢管,并将抱箍千斤顶的夹具改造成网弧形,以夹持钢管。在钢管上每隔30cm水平焊1根钢筋防止下压时打滑。施工时用圆弧形的夹具象压桩一样将开口钢管压下,下压的深度视土的坚硬程度而定。然后拔出,在地面上敲打钢管倒出管内的积土,再下压、上拔,如此反复,使妨碍沉桩的坚硬土层变薄,再行压桩。此时桩会被顿利压下。
四、压桩顺序
在软土区域之中进行密集的打桩活动时,为防止土移,除了要按照从中心朝两段的方向进行外,还要分析所在区域地质状态。大体分析桩的尺寸,要行深层次然后进行较浅显的。对于不一样尺寸的要按先大后小的方向开展。这样可以土层紧密,避免严重的位移现象出现。
五、合理安排压桩进度
在软弱土地基中。沉桩施工速度过快,不但增加超静孔隙水压力值,还使邻近土体因剪切而破坏,增加地基土体变位值,而且扩大了超静孔隙水压力和地基变位的范围,因此沉桩速度要合理。
六、特别注意事项
在开展压桩活动的时候,对于附近的建筑体涵盖那些已经完工的桩基,桩基施工要使用有效的位移以及下沉监测方法来分析。对于桩上浮以及位移等的监测信息要认真的记录,细致的比对。如果桩有非常显著的浮动的时候,表示其挤土效应的不利点已经出现了。这时候要对其细致的调节,比如要放慢建设的速率。
一般预制桩都是空心的,然后再桩芯内浇筑一定高度混凝土并插入相应钢筋,要求钢筋一般深入承台1.2m左右,露出桩截面80cm左右。
后在预制桩上浇筑承台,露出的80cm左右钢筋锚固在承台里面。
桩基础是深基础应用多的一种基础形式,它由若干个沉入土中的桩和连接桩顶的承台或承台梁组成。
桩的作用是将上部建筑物的荷载传递到深处承载力较强的土层上,或将软弱土层挤密实以提高地基土的承载能力和密实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