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详情大图

绵阳游仙区仪器计量机构-量具计量校准检测机构

及时发货 交易保障 卖家承担邮费

商品详情

仪器计量是什么意思?
世通仪器检测中心,全国有多个实验室(广东,江苏,陕西,河南,重庆,四川,福建等等)均可上门检测,可加急出证书,欢迎来电咨询!
我们经常提到仪器计量,仪器验证,究竟什么是仪器计量?很多客户对此不太了解,我们用一种通俗的解释为大家普及一下,什么是仪器计量.
IS09000标准认为:“验证(Verification)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 满足的认定”。
IS010012标准认为顾客的仪器计量要求与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的直接比较,常 常被称之为验证”。测量设备在校准后,将通过校准获得的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与测量过程对测量设备的计量要求相比较,以评定测量设备是否能满足预期用途。 这种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与测量过程对测量设备的计量要求直接比较,常常被称为仪器计量验证.

仪器计量,仪器校准,仪器校正认证和审查认可管理机构的沿革变迁
世通仪器检测中心,全国有多个实验室(广东,江苏,陕西,河南,重庆,四川,福建等等)均可上门检测,可加急出证书,欢迎来电咨询!
仪器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当年分别是原国家计量局依据《计量法》、原国家标准局 依据《标准化法》实施的针对普遍意义的产品质检机构和特定授权(验收)的产品 质检机构的两套考核制度,仪器计量的认证与仪器校准,仪器校正的的认证有着共同的特点。1987年底,原国家计量局和原国家标准局合并,组成国家技术监督局,这两项考核制度分别由国家技术监督局计量司和监督司负责。 1994年,国家技术监督局成立了实验室评审办公室,将计量认证、审查认可以及刚 刚开展的实验室认可工作都归到实验室评审办公室管理。1998年,国家技术监督 局改为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原实验室评审办公室和原认证办公室合并,组建了认证与实验室评审管理司(简称“认评司”),统一负责计量认证、审査认可和实验 室认可工作。2001年4月,批准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原国家出人境检 验检疫局合并,组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同时,以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认评司和原国家出人境检验检疫局认证司为基础组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 员会。2006年8月29日,国家认监委正式成立,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认评司的大部分职能整体(包括人员)划归认监委,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这两项行政审批职 能归由闻家认监委实验室与检测监管部负责。

计量认证与审查认可的发展及社会作用
20余年来,我国仪器计量认证、审查认可工作不断发展,目前,经仪器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考核合格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已涉及农业、机械、轻工、冶金、石油、化工、医药卫生、信息产业、煤炭、国土资源、科工、建工建材、水利、公安、交通、 铁道、环保、海洋、节能……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它们承相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 质量仲裁检验、商贸验货检验、药品检验、卫生防疫检验、工程质量检测、环境监测、地质勘测、节能监测和进出口等大量的检验检测任务,为执法部门打击假 冒伪劣商品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为审判机关裁决因产品质童引发的案件提供 了准确的技术依据,为商业贸易双方提供了公证的检验结果,为工农业生产和工 程项目出据了科学、准确、可靠的检测数据。
从整体上讲,仪器计量认证、审查认可工作为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全民质量意识、 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与此同时,仪器计量认证和审査认可也为、 社会和用户所接受和认可,计量认证的CMA标志和审查认可的CAL标志已成为国内社会公认的评价检验机构的重要标志。在产品质量检验和检测等领域已将仪器计量认证列为检验市场准人的必要条件,为我国检验检仪器计量事业发挥了的作用。

仪器计量认证与审查认可(验收)的改革调整及评审准则的演变 计量认证与审查认可(验收)在我国开展近20年来,为规范检验机构行为,整顿检验秩序,提高检验工作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检验机构本身也通过持续的评审考核逐步建立起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质量体系,20世纪80年代中期相继建立的这批检验机构现已发展成为我国质量检验体系中的中坚力量.

进人21世纪,特别是为适应目前国内和国际形势发展以及轵能转变,实行政事和政企分开,建立廉洁的管理的要求,把属于企业、事业、中介组 织的职能完全放给他们,属于职能的要严格依法行政。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检验机构应属中介组织。由于历史原因,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验收)工作分 别由计量部门和质量监督部门实施,其考核标准基本类同,致使检验机构长期接 受考核条款相近的两种考核,造成了对检验机构的重复评审。当时,我国人世在 即,对检验机构的考核标准也需要与国际上对实验室考核的标准趋向一致。原国 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认评司)为解决重复考核和与国际惯例接轨问题,同时;又兼顾 我国法律要求和具体国情,决定制定计量认证、审査认可“二合一”评审准则—— 《产品质世检验机构计量认ii&审査认可(验收)评审准则》,替代原计量认证考核条 款和审查认可(验收)条款。该“二合一”评审准则于2000年10月24日发布,于 2001年12月I日实施。该评审准则的出台,实现一次评审合格后,实验室同时获 得计量认证和审査认可两个证书,从根本上解决了对法定检验机构的重复评审问题,也是计量认证与审査认可发展的必然结果。

世通仪器检测中心,全国有多个实验室(广东,江苏,陕西,河南,重庆,四川,福建等等)均可上门检测,可加急出证书,欢迎来电咨询!
过去计量校准市场的准入制度主要是由计量行政部门依法设立或依法授权,这种做法使承担了过多的责任。法定机构凭借其法定地位参与计量校准市场竞争,对其他计量校准机构而言是不平等的,制约了社会计量资源参与满足社会仪器计量需求的积极性。因此,法定机构退出社会非法制计量需求领域是解放社会计量资源的必要条件;当然,可以分阶段逐步实施。


准入制度应严密,在技术能力的考核上应设置底线,校准技术人员应注册登记,加强管理。目前有些校准机构在人员管理上较混乱,个别校准技术人员的签名会在多个校准机构的证书上出现。主管部门应建立校准技术人员数据库,加强对人员的管理。
以后,国有资产在经济领域作了调整,国有资产在部分经济领域退出,让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现有的法定计量机构与计量行政部门关系十分密切,其负责人由计量行政部门任命,其基本费用山地方财政拨给,基本上是山行政计量部门直接运作。其后果是计量行政部门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计量技术机构出了问题,由于涉及到计量行政部门的自身利益或其没有选择余地而只好不了了之。参照国有资产在国民经济领域调整的经验和工业国家的做法,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应与计量行政部门脱钩,以“平民”技术机构的身份参与市场竞争。在需要利用社会计量资源完成法制计星工作时,则应以招标的方式选择购买的社会计量资源。只做裁判员,负责对计量技术机构的监管。

计量的定义和发展
世通仪器检测中心,全国有多个实验室(广东,江苏,陕西,河南,重庆,四川,福建等等)均可上门检测,可加急出证书,欢迎来电咨询!
定义:JJF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中,在“计量学”、“测量”词目外,另增了“计量”(metrology)词条,定义为实现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从定义中可以看出,它属于测量,源于测量,而又严于一般测量,它涉及整个测量领域,并按法律规定,对测量起着指导、监督、的作用。计量与其它测量一样,是人们理论联系实际,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方法和手段。它是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的技术基础。计量与测试是含义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测试是具有试验性质的测量,也可理解为测量和试验的综合。它具有探索、分析、研究和试验的特征.

广义的理解:
​是指有关测量知识的整个领域。
计量在历史上称之为“度量衡”。随着生产和科 学技术的发展,现代计量已远远超出“度量衡”的范围。
现有长度、热学、力学、 电磁学、无线电、时间频率、电离辐射、光学、声学、化学等计量,已形成了 一门立的学科──计量学。
计量涉及到工农业生产、建设、科学试验、国内 外贸易、人民生活等各方面,是国民经济的一项重要的技术基础

计量的发展
  古代计量:计量在我国历史上称为“度量衡” 。我国古代用人体的某一部分或其他的天然物、植物的果实作为计量标准,如“布手知尺”、“掬手为升”、“取权为重”、“过步定亩”、“滴水计时”来进行计量活动。
近代计量:1875年“米制公约”的签订,标志着近代计量的开始。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计量摆脱了利用人体、自然物体作为“计量基准”的原始状态,逐步引入了“物理量”的概念,进入以科学发展为基础的发展时期。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确认采用“计量”一词,取代使用了几千年的度量衡,并赋予了更广泛的内容。
现代计量:现代计量的标志是1960年国际计量大会决议通过并建立的适用于各个科学技术领域的计量单位制,即国际单位制。基本物理常数的引入和发展为定义计量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方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1983年10月第十七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了“米”的新定义:“米是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的时间间隔内所经路程的长度” 。1985年公布了《中国人民共和国计量法》,标志着我国计量工作从行政管理走向法制管理的新阶段。

国内计量与国际规范接轨
世通仪器检测中心,全国有多个实验室(广东,江苏,陕西,河南,重庆,四川,福建等等)均可上门检测,可加急出证书,欢迎来电咨询!
为避免混乱,名词术语的选择和定义应尽可能与国际规范(如VIM)接轨,并要力争减少与国际接轨的距离和步骤。
用"计量学"、"计量(的)"对应metrology,国内意见一致和习惯无矛盾。对于measurement,现在有不少人建议在汉语中一概使用"测量"。实际上这是一个难以的解决办法。在过去的文献特别是大量已成文的法律法规文件中,"计量"已成为使用频率的术语。如果突然全部以"测量"取而代之,肯定会引起新的困难。实际上,几年前的VIM的中文版已经做过尝试,结果无论全部使用"计量",还是全部使用"测量",读者都感到十分别扭。本文建议:有关名词术语的使用,应注意所涉操作或活动是否限于量传或溯源系统中、对象是否为测量仪器,而区别使用"计量"和"测量"两词。

例如,JJF1001-1998中3.1条"测量(measurement)"定义为"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按本文分析,这类操作应不限于量传或溯源系统,其对象也不限于测量仪器。常见有关术语有:测量方法、测量原理、测量信号、测量结果、测量误差、测量不确定度等。

又如,JJF1001-1998中2.2条"计量(metrology)"定义为"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按本文分析,这类活动往往与量传或溯源系统有关,其对象与测量仪器有关。常见有关术语有:法制计量、法定计量单位、计量、计量监督、计量评审、计量确认等。

对于直接描述测量仪器的有关术语,则"测量"、"计量"二词均可采用。常见有关术语有:测量仪器和计量器具、测量标准和计量基准(标准)、测量设备和计量设备,以及量具、量程、量限等。

以上建议是在搞清名词术语正确定义的基础上,尊重语言演变的连续性规律,适当兼顾习惯,积极靠拢而非全盘照搬VIM,从而使计量术语的汉语表达保持一定的中国特色。

不确定度的选配方案
世通仪器检测中心,全国有多个实验室(广东,江苏,陕西,河南,重庆,四川,福建等等)均可上门检测,可加急出证书,欢迎来电咨询!
测量器具的不确定度是测量结果准确可靠的首要条件。在不确定度满足预期使用条件下,还应考虑其他测量特性,如稳定度、量程、分辨力,同时还应考虑成本、使用方便性等特点。
(1)不确定度选择应满足的条件
选择时,应使所选用的计量器具不确定度U1等于或小于计量器具引起的测量不确定度允许值U0,即:
U1≤U0
U0可通过查表[表1:计量器具引起的不确定度允许值(针对尺寸测量)得出,计算公式如下:
U0=T/3 MCP
式中:MCP–检测能力指数;
T–为产品参数加工制造允许的误差范围,或者工艺过程监测控制参数允许变化范围。
注:
Ⅰ计量器具不确定度U1可视为计量器具的大测量误差。
Ⅱ计量器具引起的测量不确定度允许值U0可视为计量器具引起的大测量误差允许值。

不同的计量器具有不同的不确定度数值。表2为千分尺和游标卡尺的不确定度,表3为比较仪(分度值≥0.0005mm)的不确定度,表4为指示表(分度值≥0.001mm)的不确定度,表5为大尺寸外径千分尺的不确定度推荐值,表6为大尺寸游标卡尺的不确定度推荐值,表7为杠杆千分尺的不确定度推荐值。

计量器具的经验选配方法
可以凭经验选配计量器具,经验选配原则:
U1≤(1/3–1/10)T
式中:U1–为计量器具的不确定度(可视为计量器具的大测量误差)。
T–为产品参数加工制造允许的误差范围,或者工艺过程监测控制参数允许变化范围。

下一条:陕西汉中第三方仪器校准机构-设备计量校准检测机构
广东省世通仪器检测服务有限公司为你提供的“绵阳游仙区仪器计量机构-量具计量校准检测机构”详细介绍
广东省世通仪器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主营:仪器计量,仪器校准,仪器检测,服务
联系卖家 进入商铺

游仙区仪器计量机构信息

最新信息推荐

拨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