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县枫香杯苗规格,枫香袋苗
-
面议
枫香树又名枫树(Liquidambar Formosans Hence),九孔子(江苏),枫树果(四川),夹木蛇(湘西),为金缕梅科枫香亚科枫香属高大落叶乔木。树干高达 48 m,胸径 190 cm。叶先端渐尖,基部心形,边缘有锯齿。枫香树常生长在村旁,坡地,丘陵或山腰的树林中。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和陕西等省[2]。枫香树材生长快,轮伐周期短,出材量高且干密度达到 485~600 kg/m3。该树种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也是马尾松和杉树等混合造林的理想伴生树种。对枫香人工林生物量及生产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21 年生枫香人工林单株生
物量为 68.42 kg,生态系统生物量为 154.10 t/hm2,乔木层生物量为 148.92 t/hm,乔木层平均净生产力为 8.97 t/(hm2·a),表现出较高的生产力。
我国造纸原料严重短缺,而目前对速生阔叶木枫香树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园林景观、医药和木材工业上的应用,对其在制浆造纸工业的应用研究报道很少。为此,本课题组对枫香树材的纤维形态、主要化学组成、清洁制浆及绿色漂白工艺进行了一系列探讨,以期为枫香树材在制浆造纸工业的绿色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小众传奇枫香染
枫香染,估计很多人没有听过,更没有见过。枫香染主要流行于贵州惠水、长顺布依族地区,深藏大山,鲜为人知,但因其印染工艺民族文化特色和艺术价值,2008年被文化部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因印染品多为蓝底白花,其花纹古朴、雅致,常被誉为画在布上的青花瓷。
枫香染的起源,因缺乏详实的文字记载,一直是个谜。布依族中普遍流传着一则民间传说:炎热的夏日午后,一位布依族姑娘在古枫香树下织布,烈日融化了树上的枫香树脂,滴到织成的白布上,白布经浸染和漂洗后,树脂滴落处,竟神奇地形成了一个美丽的花纹图案,此图乃“天意”玉成,于是,枫香染诞生了,枫香印染也有了“天染”之说。
枫香染,经过一代代布依族人的口传身授才得以延续传承,其染印工艺一直还保留着原有的模样。枫香染采用老枫香树树脂加入适量牛油,经文火熬制过滤制成枫香油作防染剂,用毛笔蘸溶解的枫香混合油手工绘制图案于白布上,并经蓝靛浸染,再用沸水脱掉枫香混合油脂,用清水漂洗、晾干即成。制成的蓝底白花带青花瓷效果的布匹,色彩特,美观大方,主要用于制作衣裙、背面、门帘、背扇、垫单、挎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