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不锈铁",就是将回收的废铁、铅、钢等经二次回炉加工,通过脱"磁"处理而成,传统的检测方法是用吸铁石,而此品用传统方法是无法辨别的,自然是瞒天过海,蒙住了众多的工程选材,因此堂而皇之地进入了一个又一个装饰工地,登上了一幅又一幅豪华幕墙。此名称是自《焦点访谈》曝光后诞生的,并且占据着大约65%的市场份额,而真正的国标:奥氏体型不锈钢[GB/T 1220-2007],新牌号-06Cr19Ni10,旧牌号-0Cr19Ni9(0Cr18Ni9), H0Cr21Ni10。日本标准SUS304不锈钢产品因价格较高而没有市场。
不锈铁是含铬而不含镍的,也称为Cr不锈钢,具有一定的防腐蚀能力!不锈铁是俗语,通俗认为具有铁磁性的不锈钢,主要指1Cr17(铁素体)系列、1Cr13(马氏体)系列,而Fe以奥氏体形式存在时不具铁磁性。文中以Ni/Cr区分容易误会,虽然它们导致了Fe的同素异构。但Fe、Ni为铁磁,Cr为顺磁性。软磁材料1J系列很多是Ni基。
不锈铁与不锈钢相比主要是在于是否含镍!不锈铁一般是指日本的SUS430,国内为1Cr17,主要化学成分为:C:<0.12,Si:<0.75,Mn<1.00,P:<0.035,S<0.030,Ni:<0.60,Cr:16.00-18.00为铁素体不锈钢。
而不锈钢是既含铬又含镍的,由于镍属于较稳定元素,那么它的抗腐蚀能力自然要比不锈铁强很多!
由于镍的价格较贵,所以从成本上不锈钢要不锈铁,再加上抗腐蚀能力的差异,不锈钢价格比不锈铁高出1/4~1/3
通俗地说,不锈铁就是不容易生锈的铁,实际上一部分不锈铁,既有不锈性,又有耐酸性(耐蚀性)。不锈铁的不锈性和耐蚀性是由于其表面上富铬氧化膜(钝化膜)的形成。这种不锈性和耐蚀性是相对的。试验表明,铁在大气、水等弱介质中和硝酸等氧化性介质中,其耐蚀性随铁中铬含水量的增加而提高,当铬含量达到一定的百分比时,铁的耐蚀性发生突变,即从易生锈到不易生锈,从不耐蚀到耐腐蚀。不锈铁的分类方法很多。按室温下的组织结构分类,有马氏体型、奥氏体型、铁素体和双相不锈铁;按主要化学成分分类,基本上可分为铬不锈铁和铬镍不锈铁两大系统;按用途分则有耐硝酸不锈铁、耐硫酸不锈铁、耐海水不锈铁等等,按耐蚀类型分可分为耐点蚀不锈铁、耐应力腐蚀不锈铁、耐晶间腐蚀不锈铁等;按功能特点分类又可分为无磁不锈铁、易切削不锈铁、低温不锈铁、高强度不锈铁等等。由于不锈铁材具有的耐蚀性、成型性、相容性以及在很宽温度范围内的强韧性等系列特点,所以在重工业、轻工业、生活用品行业以及建筑装饰等行业中获取得广泛的应用。
在常温下具有奥氏体组织的不锈铁。铁中含Cr约18%、Ni 8%~10%、C约0.1%时,具有稳定的奥氏体组织。奥氏体铬镍不锈铁包括的18Cr-8Ni铁和在此基础上增加Cr、Ni含量并加入Mo、Cu、Si、Nb、Ti等元素发展起来的高Cr-Ni系列铁。奥氏体不锈铁无磁性而且具有高韧性和塑性,但强度较低,不可能通过相变使之强化,仅能通过冷加工进行强化。如加入S,Ca,Se,Te等元素,则具有良好的易切削性。此类铁除耐氧化性酸介质腐蚀外,如果含有Mo、Cu等元素还能耐硫酸、磷酸以及甲酸、醋酸、尿素等的腐蚀。此类铁中的含碳量若低于0.03%或含Ti、Ni,就可显著提高其耐晶间腐蚀性能。高硅的奥氏体不锈铁浓硝酸肯有良好的耐蚀性。由于奥氏体不锈铁具有全面的和良好的综合性能,在各行各业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3Cr13不锈钢管钢标准:GB/T1220-1992,属马氏体类型不锈钢,该钢机械加工性能好,经热处理(淬火回火)后,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抛光性能较高的强度和耐磨性,适宜制造承受高负荷,高耐磨及在腐蚀介质作用下的塑料模具。调质处理后硬度在HRC30以下的3Cr13材料加工性较好,易达到较好的表面质量。而硬度大于HRC30时加工出的零件,表面质量虽然较好,但刀具易磨损。所以,在材料进厂后,行调质处理硬度达到HRC25~30,然后再进行切削加工。
4Cr13,是高硬度及高耐磨性的一种不锈钢材料。
钢材的标记方法:
美国钢铁学会是用三位数字来标示各种标准级的可锻不锈钢的。其中:
(1)奥氏体型不锈钢用200和300系列的数字标示,例如,某些较普通的奥氏体不锈钢是以201、 304、 316以及310为标记,
(2)铁素体和马氏体型不锈钢用400系列的数字表示。
(3)铁素体不锈钢是以430和446为标记,马氏体不锈钢 是以410、420以及440C为标记,双相(奥氏体-铁素体)(4)不锈钢、沉淀硬化不锈钢以及含铁量低于50%的高合金通常是采用专利名称或商标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