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护眼灯,护眼灯
-
¥650.00
(1)普通教室课桌布置是规律性排列,教室照明通常由对课桌的一般照明和对黑板照明组成。照明设计采用在顶棚上均匀布灯的照明方式,为确保学生集中注意力,桌面和黑板的亮度要均匀。为减少眩光区和反射区,LED护眼教室灯宜纵向布置,并与黑板垂直。灯具布置在垂直黑板、课桌、通道上空,使课桌形成两侧面来光,照明效果更好。
(2)普通教室顶棚高度一般是2.8~3.0m,LED护眼教室灯安装高度对照明效果有一定影响。当LED护眼教室灯具安装高度增加,照度下降;安装高度降低,眩光影响增加,均匀度下降。普通LED护眼教室灯距地安装高度宜为2.5~2.9m,灯具距课桌宜为1.7~2.1m。
(3)教室照明控制,宜平行外窗方向顺序设置开关(黑板照明开关应单装)有投影屏幕时,在接近投影屏幕处的照明应能立关闭。
今天给大家介绍护眼照明,以下内容由小编整理,相关内容供以参考。
全太阳光谱护眼台灯XTSX-18T
1.适中的色温学生在教室里学习。当色温太低且灯变成黄色时,会使人感到困倦,难以集中注意力;相反,当色温过高(> 6000K)时,光线会过白,容易刺激眼球,并且有较大的蓝光危害,会增加人们的焦虑感,并损害眼睛。此外,相关实验已证实,在4000K至5500K色温值下,学生误读的可能性低。
2.无可见眩光在此阶段,我国大多数中小学教室仍使用直接暴露在光源下的灯。光线直接进入眼睛并产生严重的眩光,这很容易引起视觉疲劳,引起近视并分散学生注意力,从而降低学习效率。
3.高显色指数目前,教室中使用的大多数荧光灯的显色指数仅为约70,并且色彩再现性低,导致严重的色彩失真。特别是对于艺术和化学等教室,显色指数太低会降低学生区分颜色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流逝,会引起视力问题,例如色盲和色弱,影响学生视力的正常发育。
4.无频闪普通荧光灯频闪是由于在荧光灯中使用了交流电,并且在切换电流时会发生短期的,无法察觉的闪烁。光线的频闪效应将使睫状肌不断收缩和放松以适应环境。长期不间断的剧烈运动会导致睫状肌疲劳,并且眼睛会出现疼痛和疼痛。
5.大多数教室通常使用高色温(6500K)荧光灯管,这种灯管会有严重的蓝光危害。学生长时间呆在高强度的蓝光环境下,不仅会使学生加深近视,而且还容易产生双眼疲劳,阅读和注意力集中的现象。从而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蓝光照射可能会对视网膜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地威胁学生的视力。
1、满足学生看书、写字、绘画等要求,视觉目标水平和垂直照度要求;
2、满足学生之间面对面交流的要求;
3、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学或演示区域;
4、照明控制适应不同的演示和教学情景;
5、满足显色性,控制眩光,保护视力。
教室照明改造还应做到安全、可靠、方便维护与检修。
黑板照明的照度值应教室一般照明,黑板照明的照度要求为500Lx以上,而且采用黑板灯。照射黑板所直射出来的光不应进入学生眼内,学生和教师不应受到黑板反射眩光的干扰。黑板灯应装在教师水平视线48度仰角以上。
而黑板灯的设计方案则与教室灯不同,黑板照明应采用有非对称强光分布特性的黑板灯具,黑板灯应平行于黑板安装,平行距离黑板0.7m到1.0m间,距离黑板上缘垂直距离0.1m到0.2m,应通过调整黑板灯控照角度,避免黑板灯对教师产生直接眩光。
教室照明色温偏高或偏低会带来什么危害?
灯管发光的色温值决定了灯光的柔和度,色温值不宜太高或太低,国家规定教室宜采用3300K-5500K色温的光源。色温值偏低,过度柔和,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高色温时光线颜色过于偏白,容易导致学生视觉神经亢奋,一旦亢奋期过了,人体就容易产生疲劳,导致注意力下降,学习效率降低。
教室照明显色指数差会带来什么危害?
“显色指数”(简称显指)是衡量一个光源对物体本来颜色显示能力的指标。显色指数高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识别能力。荧光灯和劣质的LED光源的显色指数在70左右,即损失了物体本来颜色的30%左右,长期在这样的教室照明环境下学习,会导致辨色能力的下降和衰退,进而出现色弱、辨色能力差等情况。
尤其是在美术、化学、手工等对色彩要求敏感的类教室,过低的显色指数影响学生眼晴对物体色彩的识别,使物体不能呈现出其真正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