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浅绛彩瓷器目前市场价格
-
面议
清代晚期至民国早期,在景德镇出现了一种釉上彩绘瓷——浅绛彩瓷,风行全国达半个多世纪。事过一百多年的20世纪70—80年代,国内文物商店仍大量存有此类瓷器,被统称为“大路货”。当时,各级博物馆拒其于门外,民间收藏亦少之又少。“大路货”终成“积压货”,文物店只得按类、按规格成百上千的以“统货”外销或内销。经过 20 多年,“大路货”终于日渐。以至今日,当人们重新开始研究、收藏、欣赏浅绛彩瓷时,它早已因物稀而身价百倍了。浅绛,“浅”意为轻浅,“绛”指红色。“浅绛”原是借用中国画的概念,指以水墨勾画轮廓并略加皴擦,以淡赭、花青为主渲染而成的山水画,起源于元代。
近几年浅绛彩瓷器拍卖市场火热,价格屡创新高。近期也有不少藏友来问我浅绛彩瓷器的市场行情鉴定价格,今天刚好有时间,给大家介绍一下浅绛彩瓷器的市场行情鉴定价格,希望对广大藏友有所帮助。
浅绛彩瓷是一种瓷器彩饰品种。“浅绛”是借用中国画的概念。它是中国元代开始出现的一种山水绘画技法,浅绛彩瓷则是清代晚期景德镇生产的一种釉上彩瓷新品种。它以浓淡相间的黑色釉上彩料,在瓷胎上绘出纹饰,再染以淡赭、草绿、淡蓝等颜色,经低温烧成的釉上彩瓷。题材除山水外,尚有人物、花卉等。从事浅绛彩瓷制作的艺人大多有较高的艺术修养,他们大多通书画,能诗擅文,制作浅绛彩瓷时,从图稿、勾画到渲染都是由一人来完成的,使画面自由洒脱,充满了艺术表现力。
浅绛彩瓷器的市场行情鉴定价格。浅绛彩市场分析:十年前,若收藏浅绛,可能会被人嘲笑甚至是轻视。因为晚清民国瓷器历来不为世人所重,更何况彩质轻薄容易湮没的浅绛彩瓷。不过这几年来,浅绛彩瓷因为它兼具很好的欣赏价值与不错的投资价值,逐步成为人们的投资新热,不乏一件过百万元的例子。
程门浅绛彩瓷器瓷板画价格参考
2012年 清·光绪4年任焕章 浅绛彩人物花鸟大瓶 RMB 2,760,000
2011年 程门浅绛彩四季山水瓷板 RMB 2,760,000
2014年 程门浅绛彩四季山水挂屏 RMB 2,185,000
2011年 清·光绪9年 程门 浅绛彩山水花鸟集锦琮瓶 (一对) RMB 1,725,000
2012年 清·光绪8年 程门 浅绛彩山水瓷板 RMB 1,380,000
2012年 清·光绪 卧云山人 浅绛彩“八百春秋”螭龙耳尊 (一对) RMB 1,150,000
浅绛彩瓷,从同治、光绪到民国初约50年之间,将中国书画艺术的“三绝”—诗、书、画,在瓷器上表现,使瓷画与传统中国画结合,创造出瓷画的全新面貌。其标准工序是以浓淡相间的黑色釉上彩料,在瓷胎上绘出花纹,再染以淡赭和水绿、草绿、淡蓝及紫色等,经低温(650—700)℃烧成的一种特有的低温彩釉。
浅绛彩瓷有一大突破是在瓷画上题写作者名字,或题诗、署款兼备,这在陶瓷史上是一种创举。
"浅绛",又叫浅绛法,是中国山水画的一种技法,指在水墨勾勒皴染的基础上,在画面的局部敷设以赭石、花青、藤黄为主色的浅谈之彩。以作主画面的辅助的设色方法。因“绛’是褚红色,且又是染以浅色,所以称为“浅绛”。以浅绛法绘画的山水画称为浅绛山水。这种以笔墨为主辅以色彩的设色特点,始于五代董源,盛于元代黄公望。陶瓷中的“浅绛彩”或“浅绛’,是借用国画的术语,指清中晚期至民国初年流行的一种以浓淡相间的黑色釉上彩料,在白瓷胎上绘画纹饰后,再染上浅淡的赭石和极少的水绿、草绿与淡蓝等色彩的山水题器”,简称“浅绛彩”或“浅绛”。
浅绛彩绘瓷器是在粉彩瓷器的从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可以说是从粉彩器派生出来的釉上彩绘瓷器的新品种。彩料、绘画、烧制技术风格等都与粉彩瓷器有相似之处。区别在于:一、浅绛彩绘瓷器所用的黑料,被称为“粉料”。是在钴土矿中加入铅粉配制而成的。故而黑色浅而淡,仅是深灰而不是墨那样黑得发亮。似乎过于“淡雅”。酷似水墨,别有韵味。二、浅绛彩绘瓷器是将淡矾红、水绿等彩料直接在瓷胎上绘画,随意勾、点、皴、擦,敷设各种色料,故色层薄而无渲染,但放逸而自然,与纸绢绘画毫无二致。三、浅绛彩绘瓷器上的勺图稿纹样选材、设计、勾画皆由艺人立完成,能自由表达艺人的个性。也确立了个人的艺术风格。
金品卿浅绛山水花鸟兽耳方瓶
款识:“心田宗兄仁大人清赏,品卿弟诰画于新平客次”、“黟山樵子画”、“林壑森秀,品卿补笔”、“好古”;“品卿写意”。
印文:“金氏”、“品卿”、“品卿”、“臣诰”
尺寸:H:59cm
估价RMB:600,
落槌价:98万
清瀚如款浅绛山水插屏
款识:松阴□道乙丑夏月瀚如作。
尺寸:L:16.8cm、W:25.4cm
估价RMB:15,000-20,000
落槌价:1.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