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寺庙规划设计施工团队
-
¥88.00
随着寺庙文化的不断发展,现代寺庙建筑设计上打破了传统寺庙建筑在人们思想中的概念,不再单单是一座简单的寺庙,更是融入禅意思想,在寺院设计布局上更加讲究,例如在附属建筑区域布置有园林、假山,亭子、长廊等,让寺庙建筑充分与自然环境相结合,在感受建筑庄严肃穆的同时,也能让人感受到内心那份平静与祥和。
寺庙整体规划设计图包含的内容很多,寺庙平面图,寺庙效果图,寺庙鸟瞰图,寺庙设计根据其名称说法不同,也叫做寺院规划设计,庙宇设计规划,由于其寺庙规划设计包含的内容非常之多,需要设计人员了解仿古建筑多方面的知识,如:《建筑学》、《工程做法》、《古建筑设计理论》等。同时还需要对于佛教文化,宗教文化,风水知识,园林造景等一系列如数家珍,在充分有效的现场沟通的基础上,进行整体的布局规划。
寺庙规划设计是在地勘报告的基础上,根据现场地形实际情况,整体布局情况,综合古建筑寺院设计的常用技法,并结合寺院方的实际需求,合理设计出寺院的平面布局图。
不同时期的寺庙规划设计布局也不定相同,隋唐时,寺庙对称布置,沿中轴线排列山门、莲池、平台、佛阁、配殿及大殿,为全寺中心。佛塔退居后面或一侧或建双塔,在大殿或寺门之前。宋代又增戒坛。佛寺建筑布局的演变,以塔为主、前塔后殿、塔殿并列、塔另置别院或山门前、塔可有可无。明、清时,对称中轴线,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配殿、藏经楼,塔以少见道教建筑特点:以宫观院命名,不以寺称;所奉神像蓄发长须,穿中式衣袍;不以塔为膜拜对象;常有洞天福地等园林布置。
综合了文物、图书、园林、艺术、佛事活动、僧宝于一体的佛寺,是保存、传续东方传统文化精华的为牢固的基地。即仅从游览观光而言,能给予人多方面的传统文化熏陶,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好课堂。宋儒当年观佛寺钟鼓齐鸣,梵呗清幽,僧众威仪整肃,进退有序,赞叹“三代礼乐,尽在于斯”,从而激发他们复兴先秦儒学。现代人游观佛寺,起码应能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甚而激发有识者继承传统文化、振兴文明礼乐的信愿。
天王殿初多见于净土宗寺院,因为中国的禅宗本不供弥勒佛,但两宋之后中国佛教出现禅净双修的局面,所以天王殿开始出现在大部分的中国寺院里。在天王殿前两侧有钟楼和鼓楼。天王殿中间供坐北面南的大肚弥勒佛。东西两旁分塑四大天王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