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型代办报废车拆解资质
-
面议
新能源车动力电池退役后,一般仍有七成左右的剩余容量,可降级用于储能、备电等场景,实现剩余电量大化利用。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即对新能源车退役动力电池进行必要的检验检测、分类、拆分、电池修复或重组为梯次产品,使其可应用至其他领域。推动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率。据悉,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是资源综合利用的新兴领域,梯次利用企业主要集中在电池退役量大、技术资源优势明显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众所周知,通过梯次利用可以延长动力电池使用寿命,使电池的使用价值大化,降低电池全生命周期成本。
推动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品质量认证,研究制定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拆解企业技术规范。此外,开展清理废旧动力电池“作坊式回收”联合专项检查行动。面对大量废弃动力电池,需要一套科学的管理评价体系来对废旧动力电池做出划分,满足相关标准的废旧动力电池再经过重新加工后,可在其他领域发挥其剩余价值。
实现污染排放清洁化:针对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存在固废露天堆放、“跑、冒、滴、漏”现象严重,厂容厂貌较差,污染防治工作粗放等问题,各地要督促回收拆解企业落实《污染控制技术规范》有关拆解污染防治要求,设置符合要求的拆解产物堆放场所,严防露天堆放;严格落实拆解过程中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加强废水、废气排放以及土壤、地下水污染监测,依法贮存和处置拆解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
促进报废机动车拆解产物资源化:针对拆解材料利用精细化程度不高的问题,各地要督促报废机动车拆解企业做好可利用零部件拆卸管理,做好精细拆解,对拆解中的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塑料、橡胶、玻璃等进行末端分选,鼓励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与下游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建立紧密的利益共享机制,推动回用件流通,促进资源再利用。
推进拆解作业规范化:针对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行业内普遍存在拆解流程模糊、分工区域不明、拆解作业粗放等问题,各地要指导企业在回收拆解报废机动车的过程中加强落实《回收拆解企业技术规范》关于回收技术、拆解技术、贮存技术,以及安全环保要求等规定。进一步提升和规范拆解作业能力,深化行业企业软硬件改造提升。
推动报废注销数字化:推动整合优化“车辆注销一件事”应用场景,推进部门数据共享,将车辆报废申请、回收企业选择、车辆注销登记等服务集成到客户端,实现车辆报废注销全流程“掌上办”。促进联动监管常态化:各级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会商机制,加强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监管信息共享,研究部署行业发展、污染防治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