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安县白蚁防治中心
-
¥500.00
广州某大学有一栋12层的学生宿舍,共250个房间,作者调查了229间,先后受过白蚁为害的198间,占86.46%,从首层到12楼,每层都有白蚁为害,轻者占75%,重者达95%,为害范围包括门框、气窗框、书柜、衣柜、床下物品、床板等。广州某宾馆是20世纪60年代广州市标志性高层建筑,1969年建成,1971年5月在首层便有大量的台湾乳白蚁有翅成虫飞出。广州某大学和深圳某大学都有同一类型的电化教学系列实验室(电教中心),对光、声、温、湿的要求较严格,室内装修豪华,地板、墙壁、天花多是用木质材料装修,有的室装修好还未使用,便被白蚁蛀空,得重新装修;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广州、深圳、肇庆、顺德等市新建了多家大型的体育馆,建好不几年便受到白蚁严重为害;民宅被害更是不胜枚举,不一一详列。在广东,偶有黑翅土白蚁、黄翅大白蚁和散白蚁侵入首层房屋为害。
台湾乳白蚁入室为害的主要途径:①有翅繁殖蚁飞人室内筑巢为害。每年4月下旬至6月中旬,雨后闷热天气,在黄昏时分便有飞蚁趋向灯光,飞入室内,跌落地面,翅脱落,雌雄配对,找到阴暗潮湿,又有食料的地方筑巢为害。通过此途径的约占总为害率的12。②蔓延入室。白蚁巢在室外树中或在其它室中,通过地下蚁路经墙壁、地面裂缝或木门框入地处进入室内,首层及平房的白蚁为害,多属此类。③人为带入。如搬家,商品及包装箱、木材等商品交易都可能将白蚁从异地传人。
为害水利工程
我国的江河大堤和水库大坝多为士质堤坝,长江荆江大堤、广东的北江大堤等南河堤围长期以来受黑翅土白蚁、黄翅大白蚁等土栖性白蚁为害。1996年7月16日,长干堤洪湖周家嘴段发生严重险情,直接威胁到洪湖地区百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7月”日凌晨又在抢险范围内发生跌窝,其直径由1m发展到3m,深2m,呈球形,经检查为白蚁巢穴所致,另有几处险情也与白蚁蚁患有关。1968年广东大洪水,北江大堤黄圹煨段就发生7处白蚁为害漏水,其中4处危及堤身;芦苞沙墩段也因白蚁蚁患出现大险情:1985~1995年执行“三环节8程序”新技术治理堤坝白蚁,北江大提共灭杀白蚁21m巢,其中成年巢578巢,在堤身上的534巢中263巢为成年巢。广东东深供水工程的雁田水库于1975~1978年在坝体上挖出白蚁29巢,坝体受害很严重,1975年9月,第三全国白蚁防治经验交流与科研协作会议的全体代表参观了这一白蚁为害现场,甚为。
白蚁为害江河堤围(图】-4)、水库土坝在我国南方各省(区、市)甚为普遍,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云南、贵州等缸河堤围、水库土坝,每年洪水季节因白蚁为害出现一宗宗险情,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白蚁生物学
白蚁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常见昆虫,是典型的地域性昆虫种类。因其具有特的生物学特性:如营群体隐蔽生活,生活史的全过程除了有翅成虫分飞季节趋向光源,裸露在外面外,其它发育阶段均在巢穴系统中进行,因此,不易察看到其真面目;群体中具有多个形态、职能不同的个体,既分工又合作,形成彼此之间不可分离的整体;不同种类栖息环境不同,有的栖息在干木中,有的巢居在活的树木中,有的生活在地下,甚至江河堤围、水库土坝中,有的在建筑物中营巢繁衍等,表现出极其丰富多彩的生物学多样性。
白蚁、蚂蚁、蜜蜂等因其有共同的社群性生活习性而在昆虫学上称为“社会昆虫”)。群体内有多个形态明显不同、职能明确分工、行为各异的个体。而白蚁和其它“社会昆虫”在生物进化和发生年代却相距甚远,早发现的白蚁化石是在白垩纪早期的1.3亿年前,与较原始的昆虫蜚蠊近缘,自发现澳白蚁以后,因澳白蚁科昆虫的许多生活习性如产卵鞘等很像蜚蠊,所以有人认为白蚁是由蜚蠊演变而来的。而蚂蚁和蜜蜂则是同属于膜翅目昆虫,其发生年代距今多不过7000万年的历史,白蚁比蚂蚁,蜜蜂在地球上出现几乎早了一倍的时间,所以,白蚁是地球上早出现和古老的“社会昆虫”是当之无愧的。
在我国,白蚁见于文字记载大约在2200年前,在各种文献记载中,古代对白蚁有不同的表述。
白蚁的栖性
任何动物都有其特的栖居习性和栖息环境要求,如蚯蚓以土壤为家,终生离不开土壤;老鼠以洞穴为居,洞穴是它藏匿、休息和抚育后代的场所。白蚁也不例外,有特定的环境要求。尽管白蚁种类繁多,若按其栖性来分,大致可分为三个类型:木栖性、土木栖性和土栖性。
一、木栖性白蚁
木材是此类白蚁的惟一栖居场所,巢居和白蚁群体都在木材中,严格不能离开木材,否则就无法生存。这类白蚁的栖息场所也是取食场所,栖性和食性是无法区分的。所蛀的木材就是其栖居场所,活动到哪里,就在哪里取食,往往木而居,很少侵蛀别的木材,如在我国湛江、海南严重为害的铲头堆砂白蚁和截头堆砂白蚁属此类。
此类白蚁巢群不大,几十头、上百头个体便成为一个群体。同时,没有固定结构的巢穴,蛀蚀的木材,就是巢居,极易因在商贸活动中,木材交易或货物的木包装搬迁而扩散。美国的佛罗里达州,我国的湛江、海南分布极普通,严重为害房屋的木质材料桁梁、家具、办公用品等,扩散性强,防治不易。
木栖性白蚁因其蛀蚀木材的所含水分不同而又再分为干木白蚁和湿木白蚁两类。
土木栖性白蚁
此类白蚁可以筑巢于土壤或砖墙空隙中,也可以筑巢于木材或活树的树头和树干中,或者一个巢群可以两者兼而有之,即一个巢群的白蚁,一部分在地下土中,另一部分在木材中;一部分建筑物内,另一部分在建筑物外,因此群体活动表现出极其复杂的情况。土和木都可能成为这类白蚁的栖居场所,其栖息地和食物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而两者比较接近,为害房屋建筑严重,在我国和世界各地分布广泛的种类都属于此一类白蚁,我国的台湾乳白蚁和黑胸散白蚁和黄胸散白蚁都属土木栖性白蚁。
此类白蚁巢群较复杂,巢体结构较固定,个体数量较多,从数千头到数万头,甚至几十万头不等。在世界各地,此类白蚁的研究报告多,且深入,白蚁的许多生物学现象都以此类白蚁为研究材料。经济意义而言,也是大的,由于分布广,为害烈,引起人们的关注。
集中型巢居
这类白蚁的巢居,大而集中,如台湾乳白蚁的球形、椭圆形巢,黑翅土白蚁的圆锥形巢体和筑垅白蚁凸出地面的垅巢,多数有固定而集中的巢体,尽管也会因巢居所处的位置和环境而有所变化,但巢体显然是固定、集中而大型的。
集中型的巢体,结构极为复杂,构筑巢体的材料有土粒、纤维、草根、白蚁粪便及其巢周围的各种材料,经过白蚁渗合水和白蚁自身的唾液粘合而成的,有的很硬,暴落在空气中的垅巢的防水等性能,堪称的建筑师所为。
以台湾乳白蚁和黑翅土白蚁的巢穴系统作为集中型巢体典型,深人剖析如下,即可窥视此类白蚁复杂的巢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