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王步瓷板画如何鉴定真假
-
面议
王步是整个民国名家里边的的十几个艺术家其中的一位,当然他是就像关先生所说的一样,香港的书画家关善明先生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当然那是引用了香港历史博物馆的朱景然的话,就说王步的作品是酷似仙笔画,是、的。
像王步的作品分几个时期:在民国时期的王步作品那些特别工细的,如果大家看步青花的那个展览,在里面像那个里面的花鸟像画芦燕的横板,画山雀的横板,画牧童的一尺二的横板,还有画画山水的1尺2个横板,还有两块青花斗彩双宿双归的瓷,那上面都能看到中国传统绘画宋元的艺术气质。这是王步在民国时期一些作品的典型特征,能看到中国画源远流长的一些气势。
王步(1898-1968),字仁元,号长湖、竹溪道人,晚年又号陶青老人,斋名愿闻吾过之斋。祖籍江西丰城,生于景德镇,自幼学绘青花,喜画极为工细的鸟食罐、小文房等。1919年应聘入瓷业美术社担任仿古瓷的制作,朝夕临摹明、清官窑名品,深得古瓷画意构图之精髓。继之同景德镇陶瓷实业名家吴霭生合作,研制青花仿古,大有心得,1926年吴氏病逝,王步始启自身创作之端,采用水墨画的若干技法绘制青花,制作出雅致清新的作品,一洗晚清瓷画的繁琐陋习,为当时的陶瓷艺术界开启了一种崭新的风气。
王步(1898-1968年)原名王仁元,号竹溪,晚年瓷画常署“陶青老人”江西丰城人,系清代同宣年间景德镇青花艺人王寿春的儿子。王步其名,源于汉代桑钦着的《水经注》一书,其中“赣水又东北迳王步,步则有城等等,今渭步。”而取。受其父亲影响,从小喜好画画。王步六岁时,父亲因劳成疾,沉病而逝,遂与母亲扶柩还乡。十三岁时,返回景德镇拜师叔许友生为师,学研青花。后入“陈记干顺”瓷坊务工。1919年春,邂逅广东瓷商吴霭生,进“合兴瓷庄”专事仿古青花瓷,1919年加入“瓷业研究社”相助促进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发展。吴霭生资助王步去北京故宫朝夕研习历代官窑名品,受益匪浅,为日后师古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后,王步的水墨青花一反元明青花繁缛之风,黄慎、八大画作遗风,不仅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瓷商争购不让,而且南昌“丽泽轩”,九江“玉桮堂”也专利包销,影响甚广。
王步瓷板画市场价格建议:如何鉴赏瓷板画陈连勇认为瓷板画露胎部分较多,所以鉴定相对其他瓷器容易些:“珠山八友时期的白釉肥厚润白,不是薄薄一层的死白,其次彩不是化学料,构图也比较活,不死板。除此之外,画工都非常好,特别是书法远非现代书法可比。”不过当时珠山八友已经名声在外,作品受市场欢迎,因此市场同时已有仿品,在今天难以鉴别,甚至可能也被当作真品,收藏者只能从画意、风格来进行判断。
王步在景德镇从事陶瓷美术工作长达六十多年,所创作的各类瓷器作品数以万计。王步的艺术创新和取得的成就,使他成为中国青花瓷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式人物,对新中国青花瓷的发展产生了的影响。他的作品得到普遍的喜爱,被国内外博物馆、收藏家所珍藏,并在国内外书刊上广为发表,成为青花瓷经典。
王步青花是景德镇陶瓷艺苑中一枝奇葩,其作品以笔意简练、博大精深和水色莹澈、的艺术特色而树一帜。他“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了青花艺术一代新风,展示出青花绘画的新姿彩,形成了自身鲜明的青花艺术特色——淳雅、简洁、清雄,从而步近代,无人可步其后尘。
而王步的“愿闻吾过之斋”缘起不可考,大抵取自“子路闻过则喜”的意思。
“闻过则喜”并不容易。“愿闻吾过之斋”也确实体现了主人的雅量和情怀。
荀子说过,“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批评我批评得正确,他就是我的老师;肯定我肯定得正确,他就是我的朋友;一味对我阿谀奉承者,正是要败坏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