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固废处理公司处置
-
面议
上海危废处置-上海危废处置公司-上海危废处置资质-上海一般固废处置公司-上海固废处置-上海危废备案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目前我国危险废物处置主要有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减量化两种模式,其中资源化利用主要针对含有铜、锡、金、银等金属以及其他具备一定回收价值的危险废物;无害化、减量化处置则主要针对无法回收利用的危险废物,通过焚烧、填埋等形式,减轻或消除其对环境或人体的危害性。
目前我国危险废物遵循集中处置和就近处置原则,危险废物处置行业产能分散,集中度较低,市场化程度较高。截至2018年底,行业内前企业的市占率不足10%,大部分企业处置规模小于50吨/日。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我国危险废物共有46大类别479种,能够处理25个类别以上的企业占比仅为1%左右,88%以上的企业处理类别小于5个。我国大部分危险废物处置企业的技术、资金、研发能力较弱,业务资质较为单一,行业整体呈现显著的“散、小、弱”特点。从地域角度看,我国危险废物处置行业资质和产能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华东和华南沿海地区,以及西部部分矿产资源较为发达的地区。
危废行业的发展与产业政策高度相关。近年来,环保监管的趋严和危废相关政策出台和完善进一步倒逼危废产生企业规范危废处置,从而进一步释放了危废处置市场需求,促进危废处置行业的发展和壮大。党的“”提出了“美丽中国”的执政理念,要求把建设放在地位,融入经济建设中,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个目标之一。党的“”提出了“三大攻坚战”,要求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目前国家正在积极推动危废环保产业发展,但如未来危废环保产业政策发生重大变动,将可能影响行业内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危险废物;环境安全;管理策略
近几年,我国的安全生产形势在不断好转,相对于前几年,近几年的整体发展形势较为乐观,但是在安全生产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风险和隐患。想要从根本上避免风险隐患问题的出现,则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吸取安全生产过程中的教训,从多方面入手来防止重大型环境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同时还要对群众的身体健康进行。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废物环境安全管理工作被推上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安全管理工作的理念和手段要发生改变。
近年来,淮安市切实抓好危险废物监管工作,坚决守住生态环境安全底线,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制定一套标准,实行规范化监管。在全省率先制定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建设标准,引导各地培育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试点企业,形成培育一个带动一片的示范效应。
建立一个平台,实行信息化监管。按照“点上、面上推广”原则,指导淮安工业园区探索建立危险废物智慧监管平台,全面记录危险废物的产生、转移、处置等信息,对危险废物实时调度、分析及预警,形成“来源可查、去向可追、监督留痕、责任可究”的完整信息链条。平台的应用,有效规避危险废物入库不及时、台账不及数据与网上申报不一致等现象。
深化专项整治,实行全程化监管。结合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要求,聚焦危险废物产生、贮存、转移、处置等全生命周期,深入推进处置专项整治行动;坚持主动上步,探索与应急管理部门建立联合监管、会商与执法机制,共享涉及危险化学品生产、贮存、使用和经营的企业信息及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等情况,对排查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移交相关职能部门依法处理。
所有产生、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企业的全过程管理活动。明确按照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和经营单位经营情况及其产生(次生)危险废物的危害特性、产生数量、日常环境行为、环保信用等级、规范化考核结果等因素,在市、市(区)和园区乡镇三个层级,将危险废物产生企业和经营企业分成一般涉废、涉废和严控涉废三种类型,坚持属地为主、科学评定、分类指导、动态管理的原则,实施差别化监管。
对于新注册成立的危险废物产生企业和经营企业,该办法规定,自其实际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并在危险废物管理计划经所在地生态环境部门备案之日起30日内,纳入分级分类监管范围。
对依法被吊销工商营业执照或者被注销登记,被依法宣告破产或者被撤销、解散,被依法责令关闭或者予以取缔,以及歇业或者停止生产经营活动满2个月的危险废物产生企业和经营企业,该办法明确在现场危险废物全部规范处置结束后,将这些企业退出分级分类监管范围。
工业固废作为我国资源板块的重要一环,其产业发展影响着我国绿色循环经济及现代化工业的发展,因此工业固废产业在环保产业中的影响力正在逐渐增大。特别在持续加码的政策引导和支持下,我国工业固废产业发展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优化、产业发展进入更高阶段,未来我国工业固废产业将进入、高速度、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为促进我国工业固废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近年来,及相关部门组织不断推出政策予以引导和支持。
“无害化”处理技术占主流
固废处理行业通常执行的是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三类技术政策,发展中国家以无害化为主,经济发达国家一般以资源化为主。目前,我国以“无害化”技术为主。
细分行业“无害化”处理趋势明显
以生活垃圾为例,对生活垃圾的具体处理式有许多种,其中常见的分别是卫生填埋、焚烧和其他方式。目前,我国以卫生填埋的应用广,所占收运量的比例也高;焚烧则通常限定在沿海地区。2020年,我国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中,焚烧处理将成为大头,占比将达54%。
“生态环境+交通运输”联动,检查5家船舶污染物接收企业,对3家企业发现的问题,指导立行立改。深入排查车辆销售及维修企业产生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废铅蓄电池单位95家,发现问题104个,目前均完成整改。“生态环境+商务”联动,对该市一家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和3家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企业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检查。严格要求汽车拆解企业做好危废污染防治工作,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企业要坚决杜绝废品回收过程中可能夹带的危废废物,严格落实自身环保责任。“生态环境+公安”联动,专项行动期间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52人次,对行动中发现的违法犯罪行为的及时做好对接,严厉予以打击。
我国危废产生量快速增长,规模已超亿吨
我国工业门类全,产废行业多,包含半导体制造、装备制造、化工、制药、采矿等新兴和传统制造业,还包括各类研发实验室。相比一般固废和水废,危险废物具有种类多,处理技术难度高的特点。
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版),危险废物总计46大类467种,较2016年版《名录》减少了12种,主要包括医疗废物、医药废物、农药废物、废有机溶剂与含有机溶剂废物、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等。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持续推进,我国危险废物产生量持续增长,且近年来增速有所加快。从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数据来看,我国危废产生统计量经历过三次跃升,均与国家日益严厉的监管政策密切相关:(1)2011年,国家工业危废申报口径从一年产生10千克纳入统计改为1千克,统计数据由2010年的1586万吨激增至3431万吨,增幅超过。(2)2013年,国家“两高”司法解释出台,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废三吨以上即可入刑,危废显现量在2014年提升近500万吨。(3)2016年,生态环境部会同公安部联合开展打击涉危险危废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专项行动,对可能违法违规堆存、填埋地点进行全面排查,危废产生量同比增长近1/3。